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能让这门课程达到课程目标,这需要教师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接受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人的动态、多层次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需求与动机的强度是成正比的,这一结论已经得到心理学界相关研究的证实。要想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积极引导并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因此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通过尊重满足学生的需要来激发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动机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方法。为了使需要层次理论能有效运用于激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动机,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涉及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相关概念的定义,需求层次理论与激发学习动机的关联性,为后面三章内容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分析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激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动机的意义。主要从体现学生主体性、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教师顺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三章主要是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需要满足程度的调查分析。主要是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交流访谈记录进行总结分析,在现状调查分析结果和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初中生的需要满足现状及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为第四章的激发策略部分提供现实依据。论文的第四章是进一步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片段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等探究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教师激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动机的策略。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应遵循的原则有平等信任原则、尊重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贴近初中生实际原则;另一方面是结合教学片段进行实证分析,从课前准备时采取多种渠道全面掌握学生需要及其差异性;授课过程中创造条件尊重并满足学生需要;课后作业要用心设计并及时有效进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阐述具体激发策略,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