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污染物之一,水资源、土壤资源及各类生物等一旦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就会对自身产生很严重的影响,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类自身发展造成很严重的危害。鉴于此,合理监测重金属离子的存在迫在眉睫。荧光探针由于其具有检测灵敏、干扰小及检测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本论文以基于香豆素的席夫碱设计、合成及其应用为研究内容,成功制备出五种含不同取代基团的新型香豆素席夫碱类荧光探针化合物,并将其应用于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香豆素和噻二唑基新型双功能化荧光探针CTT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探针CTT可以通过“比色”肉眼对Cu2+进行识别;探针CTT通过荧光明显增强对Hg2+的进行识别。通过核磁滴定、质谱对探针CTT与Cu2+和Hg2+的结合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并且DFT的理论计算结果支持所提出的两种结合模式。此外,对探针CTT与Cu2+和Hg2+的检测进行了实际应用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探针CTT对Cu2+的检测可以很好的运用于试纸条实验中,探针CTT可以很灵敏地检测实际水样中存在的Hg2+。(2)基于香豆素和吲哚基的新型荧光探针CIF和CI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成功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基于香豆素-吲哚基的新型荧光探针化合物CIF和CI,对目标产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光学性能测试、识别物质结合机理的探索及生物学方面的应用探索。实验结果表明:CIF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专一性,对Cu2+的识别荧光强度增加近20倍;通过Job曲线、质谱、核磁滴定实验及理论计算等实验的结果确定探针CIF与Cu2+的结合方式。探针CI可以通过荧光增强现象来对Cu2+进行识别,对探针CI与Cu2+的结合模式通过核磁滴定、结合质谱进行进一步探索,并且DFT的理论计算结果支持所提出的结合模式。此外,细胞显影实验表明:探针CIF和CI在He La细胞中可以很好的对Cu2+进行成像检测,且检测效果很明显。(3)基于苯并香豆素和吲哚基的新型荧光探针CBIF和CBI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基于苯并香豆素-吲哚基的新型荧光探针CBIF和CBI,对两个目标产物的离子识别性能分别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探针CBIF对Cu2+的识别选择性强,探针CBIF在添加Cu2+后,探针CBIF溶液有“裸眼”的颜色变化;通过Job曲线、红外、核磁滴定实验及理论计算等实验,探索探针CBIF与Cu2+的结合方式。另外,实际应用实验证明:探针CBIF可以很好的用作“试纸条”来检测环境中的Cu2+离子。探针CBI可以通过紫外吸光度减弱、荧光强度增强对Cu2+进行识别;对探针CBI与Cu2+的进行核磁滴定、结合红外来确定结合模式,并且DFT的理论计算结果支持所提出的结合模式。实际水样的应用实验表明,探针CBI可以很好的对水体中的Cu2+进行检测;通过细胞显影实验表明,探针CBIF和探针CBI在Hela细胞可以很好的对Cu2+进行成像检测,且检测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生产中用电设备的敏感性增强,电压暂降问题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研究可通过很多方面入手,其中对电压暂降的检测和定位的研究是基础,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的研究对于配电网建立治理方案、减少危害程度以及评估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其评估又依赖于敏感设备的电压暂降敏感度,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和研究:(1)设计出了一套基于多特征量的敏感设备电压暂降耐受能力实
鸟类群落是指特定区域或栖息地鸟类的有机复合体,通过多种相互作用共存,在不同的栖息地表现出不同的多样性特征,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可以反映湿地公园内不同功能区的栖息地质量。除了研究鸟类群落的Alpha多样性,其Beta多样性在空间维度上的周转和嵌套组分可以衡量不同功能区物种保护意义。本研究于2019年1月至12月,对安徽桐城嬉子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基于鸟类种类和数量分布数据,进一步分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因工业废水排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加。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CeO2作为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纳米CeO2中,Ce3+和Ce4+共存,含有一定量的氧空位,氧空位在催化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所以CeO2常常被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但是氧化铈的带隙较大(3.1 e V),不能很好的利用可
目前,城市雨水径流已经成为仅次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第二大水体污染源,被认为是城市水质不断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多环芳烃(PAHs)作为城市雨水径流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重要成分之一,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特性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一些研究采用生物滞留池控制径流中PAHs等微量有机污染物,但是与径流中常规污染指标相比,我国对雨水径流中PAHs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尚少。目前最佳管理措施(BMPs)的监测主要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巢湖流域作为我国“三河三湖”污染治理工程之一,受到普遍的关注,相关研究涉及到流域内的各个方向。多源遥感影像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冗余性、互补性和合作性,适合进行长时序遥感影像水体提取,成为长久监测湖泊水体变化的重要手段。传统基于光学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水体在生产成本、更新周期、时效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
抗生素被用来治疗细菌感染,在人类健康、畜牧和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抗生素使用过度,细菌会产生耐药性,使得其疗效降低。四环素(TC)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不易被生物体吸收,而是通过尿液排放到环境中,并且不易降解。因此,高效降解抗生素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过去的几十年里,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催化剂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及有机半导体材料。然而,单组分光催化剂往往受到光
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技术,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认证的最高效率从3.8%迅速提升至25.5%,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要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发展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其长期稳定性问题。而其不稳定性的主要来源是钙钛矿薄膜及其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研究表明这些带电缺陷会诱导非辐射复合,直接影响了PSCs器件的性能。近年来,二维(T
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问题严重影响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快速、全面、准确的监测水华信息对于湖泊水环境的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巢湖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是“引江济淮”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重要通道,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生态价值影响深远。近年来,随着巢湖流域水产养殖、旅游、航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和人类活动的快速增加,蓝藻水华频繁暴发,严重影响水域生态环境,破坏水域生态景观,影响人类生产生活。
重金属离子、芳香族污染物、抗生素残留和致病菌不仅污染水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监测此类污染物很有必要。然而传统检测方法大多存在样品预处理复杂、设备和运营成本昂贵、分析耗时且有时结果并不准确、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环境中的应用。近年来,一种以碳点(Carbon Dots,CDs)为荧光探针检测环境污染物的方法被开发出来,此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快速、灵敏且对环境友好,可以有
二氧化碳(CO2)的持续不合理排放,直接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降低CO2浓度,备受关注。电化学还原捕获CO2是减少排放的有效策略之一。醌类化合物(Q)中的羰基是具有强还原性,并且Q在非质子溶剂中经历两步单电子转移过程。Q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会影响到其氧化还原电位,以及捕获CO2的机理过程。本文考察了醌类衍生物在质子惰性溶剂中电还原捕获CO2的机理历程,研究了吸电子基团和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