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行动纲领。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确立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的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合理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作为保障。土地是一切经济活动开展的载体,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稀缺性。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家土地管理的龙头,应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研究有利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
本文在研究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分析了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
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潍坊市的土地利用战略总体思路,并以区县为评价单元,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城镇用地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次序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发展时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利用评价结果分别将潍坊市下属区县进行聚类分区,分别分为3个等别,此分区结果将作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解的重要依据。根据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预测出规划期末潍坊市的人口数量和城镇化水平,利用上述预测结果结合潍坊市的土地利用战略,分别预测近期和远期规划目标潍坊市的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并确定规划期末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此外,通过对潍坊市区域背景、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各区县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分区结果,构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潍坊市域尺度上各区县的综合指数,并将各区县得分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聚类结果对市级的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分解。
最后,本着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原则,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城乡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提出优化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