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一体化是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入世后我国经济建设对外的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日益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巨大的竞争压力,此外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诸如经营不善、利润低下、组织管理混乱、信息与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如此现状,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刻,从制造业借鉴而来的供应链理念,为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的新的思路。通过围绕建设项目,建筑企业联合其他上下游企业组成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种跨企业集成即建筑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获得链上共赢。作为建筑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包商选择的正确性与适合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益的实现。因此在建筑供应链角度下,选择出理想的分包商合作伙伴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供应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旨在以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为建筑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其如何选择出理想分包商合作伙伴进行研究。在对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建筑供应链、建筑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定义、特征以及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分包商选择评价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建筑供应链角度下,作为合作伙伴的分包商应具备的六项能力,包括:工程实施管控能力、财务能力、企业信誉、供应链敏捷反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合作兼容能力,并以此为基准准则,通过文献分析整理以及模糊德尔菲法筛选,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建筑供应链的分包商合作伙伴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6项评价准则共21个评价指标。并通过对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采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分包商合作伙伴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应用于建筑供应链适用性进行分析,为了保证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引入熵权理论对主观因素的影响进行规避,最终确定采用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分包商合作伙伴进行评价筛选。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对建筑供应链分包商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进行了案例分析,对指标和选择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科学的验证。本文通过对分包商合作伙伴评价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充实和完善了我国目前分包商选择指标体系和选择方法,同时为我国实施建筑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建筑企业选择分包商合作伙伴提供了参考,使其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分包商合作伙伴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为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目标和效益奠定基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