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呈现方式,对外教育传播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美国200多年的大国崛起之路,充分显示了除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之外,教育文化传播对提升美国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价值。本文力图阐释20世纪上半叶美国如何通过对华开展教育传播,提升其在近代中国的教育影响力,从而获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提升自身实力的有价值经验。全文在宏观考察美国对外教育传播历史、根源和格局的基础上,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对华教育传播为视角,阐述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的基本情况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从传播学的角度寻找和分析教育传播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全文主要分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绪论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本课题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厘定课题相关概念;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章追溯美国对外扩张与传播的历史与文化根源;宏观概括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外教育传播的背景;分析美国对外教育传播的基本格局,借助传播理论,从传播环境、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对宗教传播、非宗教的民间教育传播(以基金会和高等教育机构为主)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分析。第二章鉴于TC是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的缩影与典型,着重以TC及其国际教育研究所为分析视角,阐述其对外教育传播的状况,突出TC的国际化办学方向,分析其与中国留学生的渊源关系,同时着重分析其成立国际研究所的原因,探讨国际研究所的办学目标与课程设置对培养具有美国教育意识和观念的留学生的意义等。第三章以TC对华教育传播的重要使者——TC的教授学者,如杜威、孟禄等人为分析点,解析他们作为个体或群体如何通过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影响中国留学生,进而影响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由此分析TC对华教育影响在传播内容、通道、效果等方面的独特性。第四章重点从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制度、教育实验等方面阐述美国在近代中国教育的巨大影响力,以获取美国对华教育传播与影响的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教育文化的强势影响下,中国社会对美国教育文化的接纳与认同程度,反思美国教育文化在融入中国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障碍,思考跨文化传播过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关系等问题。结束语剖析美国教育文化传播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力图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寻找美国在中国巨大影响力的内在原因;以此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提升自身实力的过程中,如何借鉴美国经验,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软实力,走向大国之路。
其他文献
在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其主观要件或是客观要件都不合适。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司法实践中表现为公职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国家工作人员
河道治理工作是河道管理中的重点,良好的河道治理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增多,暴雨天气严峻的考验着河道的防洪能力。因此,在加强河道行洪能力
<正> 一、我国部分地区残疾人就业基本情况 2002年7~8月,本课题组先后对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苏、上海的残疾人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这些省、市处于西部、中部、东部不
教师话语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而提问是教师课堂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回答,接着教师作出反馈。所以提问是教师与学
<正> 尿3-甲基组氨酸(3-MH)的排泄已被广泛用于对人体肌肉蛋白质分解的评价。非肌肉组织产生的3-MH、手术与各种创伤造成含3-MH组织的损伤以及原先的营养状况都能影响3-MH的
<正> 1.关于费改税问题。一方面,开辟新的税收渠道或将原有关税种收入用作社会保障支出(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非慈善性捐赠税乃至部分人士提出过的消
《反杜林论》是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经典文献。恩格斯通过对杜林的批判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本质、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以及平等、正义、善恶、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相比出现了很多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云南边防建设正从传统的手段向着信息化高效方式转变,装备更新的需求很大。目前有线视频监控设施造价高,架设困难,并且由于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监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