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趾存在于少数鸡种中,便于实验操作和观察,是研究肢体发育过程中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好材料。参考人和鼠多趾相关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趾同源区间,我们将En2、Shh、Lmbr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趾存在于少数鸡种中,便于实验操作和观察,是研究肢体发育过程中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好材料。参考人和鼠多趾相关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趾同源区间,我们将En2、Shh、Lmbr1、Hlxb9和Gli3基因作为鸡多趾研究的候选基因,寻找与多趾有关的SNPs,并检测候选基因表达上的差异,希望揭示候选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并阐明鸡多趾形成的原因。 SNP搜寻所用实验材料共6组,有丝羽乌骨鸡(五趾)、A系肉鸡(四趾)、四趾菊花鸡、五趾菊花鸡、四趾北京油鸡和五趾北京油鸡。每组选5个个体对候选基因进行PCR后分6组混合回收产物并测序比对,在五个候选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保守区以及Lmbr1的5’上游区寻找能严格区别四趾和五趾表型的SNPs作为趾型相关SNPs。结果显示这五个候选基因的外显子相当保守,只发现Lmbr1外显子16的一处C/T变异和Gli3外显子15的G/A变异,没有造成氨基酸改变,但测序比对或SSCP筛查排除了它们与趾型的关系。在候选基因的内含子保守区我们只发现Lmbr1的内含子5有一处C/A变异与趾型相关,定位在chr2:7901586bp。所有的四趾鸡该位点都为C,所有的五趾鸡该位点都为A/N。对菊花鸡、北京油鸡、CAU资源家系(由A系肉鸡和丝羽乌骨鸡建立)共517个体中进行了SSCP群体分型,证实了这个SNP的确与趾型相关。在Lmbr1 5’上游区段的筛查中,我们从26处变异中筛查出6处趾型相关SNP,并将这6处SNP定位在Chr2:7922655~Chr2:7928742bp之间。 在MatInspector网上预测中,Lmbr1 5’上游的6处SNP中有3处改变了同源异形蛋白因子或胚胎形成有关的蛋白结合位点。Lmbr1内含子5的变异至少改变了3个同源异形蛋白因子的结合位点,为其编码的Hox基因家族在人和鼠多趾的发育与模式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预测结果也支持Lmbr1与趾型有关。 候选基因的表达研究采用白莱航(四趾)和丝羽乌骨鸡(五趾)的纯繁种蛋同批孵化,选择同期发育的胚胎分为头、躯体和肢芽三部分提取RNA。采用RT-PCR法,我们最早在1d(孵化24小时)检测到Gli3、Lmbr1和Shh的表达,早于胚胎原位杂
其他文献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此病是我场农牧区常见的地方病之一,曾一度得到控制,由于近年来防治措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布病死灰复燃,在
在新型飞机进行噪声适航审定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三个测量点的噪声数据。按照中国民航局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每一个测量点的最小样本数是六个。为了保证数据的有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全球各地极端高温事件频发,极端最高气温屡破历史同期极值,持续高温热浪日数明显增多,对社会发
无机半导体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激光器、生物标记等诸多领域,与共聚物分子和无机染料相比,量子点由于具有色纯度高、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电力能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稳定,且与国家兴盛有着紧密关联,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是新时期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
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中毒事件不断发生,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1—2010年全国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021起,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死亡占40.93%。发达国家每年因不安全食
目的:随着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关于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认识也在提升。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后发生第二原肿瘤的报道,但同一患者相继发生三种恶性肿瘤的病例较少见。本文报道了一例先后相继发生皮肤基底细胞癌、慢性髓系白血病(慢粒)、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病例。通过观察研究此病人病情的发生发展,探讨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特殊部位皮肤鳞癌的治疗,以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对其防治起到一定效果。方法
近几十年来,基坑工程开始向着深、长、大方向发展,施工环境条件越发苛刻。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地下水对基坑工程安全稳定性的影响越发重要,基坑降水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基坑开挖辅助措施。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属滨海软土地区。历史上受到多次海侵海退的影响,存在深厚的软土层,土层自上而下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砂。地下潜水水量大、水位高,含多层承压水、水头高。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给基坑降水带来了很大的困
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的重要资产,随着人类不断地攫取,导致全球范围内一半以上的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威胁着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管理
地面天气图分析是天气分析与预报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使预报员了解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分析天气状况及地面天气系统的分布和历史演变,进而推断未来天气变化,但在地面天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