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棠提取物制剂前评价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根皮苷为指标成分,考察湖北海棠提取物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稳定性、吸湿性、溶血性、肠吸收特性、药代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湖北海棠奠定基础。  方法:  (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湖北海棠提取物在水和有机相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湖北海棠提取物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2)采用过饱和溶液法,考察湖北海棠提取物的吸湿率;通过体外试管法以及改进的体外溶血性试验法考察湖北海棠提取物的溶血作用。(3)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得在高温、高湿、强光、不同pH条件、金属离子影响下,根皮苷的含量变化,考察湖北海棠提取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4)采用离体、在体肠吸收实验考察湖北海棠提取物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征;(5)正常大鼠按灌胃给予根皮苷42.50 mg·kg-1,静脉注射5 mg·kg-1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根皮苷浓度。(6)正常大鼠按静脉注射5.0 mg·kg-1、灌胃42.50 mg·kg-1给予药液后10、20、45、60 min取心、肝、脾、肺、肾、脑组织,各组织匀浆后,HPLC-MS/MS法测定匀浆液中根皮苷浓度。  结果:(1)25℃下湖北海棠提取物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2.95 mg·mL-1,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1.72( LogP=0.74);常用有机溶剂甲醇和乙醇对湖北海棠提取物溶解性较好,分别为8.76 mg·mL-1和4.72 mg·mL-1。(2)湖北海棠提取物吸湿特性曲线对三项式方程模型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5%。pH值、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等对根皮苷和湖北海棠提取物总黄酮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碱性、AL3+、Fe3+、H2O2、亚硫酸盐等对根皮苷和湖北海棠提取物总黄酮的稳定性有影响。湖北海棠提取物总黄酮的溶血浓度为0.28 mg·mL-1,且随着总黄酮浓度的增加溶血率也在增加,直至接近100%。肉眼观察法和分光光度法结果一致。(3)离体肠吸收表明,不同肠段对湖北海棠提取物中根皮苷的吸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肠段对湖北海棠提取物中根皮苷具有不同的吸收。湖北海棠提取物在空肠肠段的吸收性最好。在体肠吸收研究表明同一质量浓度下湖北海棠提取物中根皮苷在各肠段的吸收不同,各肠段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大小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结肠>回肠。湖北海棠提取物在空肠肠段吸收最好;不同质量浓度下湖北海棠提取物中根皮苷在空肠段的吸收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加入P-gp前后湖北海棠提取物中根皮苷的Papp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根皮苷可能是P-gp的底物。(4)本实验研究表明,大鼠口服根皮苷后吸收快,5 min即可检测到原药,在45 min之前达到最大血药浓度,AUC以及Cmax分别为445.17±51.73μg·L-1·h-1、352.33±23.64μg·L-1,t1/2为1.38±0.26 h,说明口服吸收迅速;大鼠静脉注射根皮苷后,5 min亦可以检测到原药, AUC以为457.296±55.72μg·L-1·h-1,t1/2为2.502±0.67 h说明根皮苷在体内代谢缓慢。(5)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10、20、45、60 min各组织中均能测到根皮苷,灌胃组45 min时达到分布峰值,静脉注射组一直呈现根皮苷含量衰减的状态。肝肾中的含量在每个时段都最高。  结论:以湖北海棠提取物根皮苷为主要指标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湖北海棠提取物具有较为稳定的理化性质,在肠道内易被吸收,组织分布迅速,药代动力学特征明显,具有新药开发的潜质。本文为湖北海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相应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新药消痹止痛胶囊处方来源于陕西省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米烈汉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功能消肿通痹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类风湿、痛风、骨关节病等所致的关节肿胀、僵硬、疼
本论文对簇生沿丝伞(Naematoloma fasciculare)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应用抗肿瘤体外及体内实验对分离得到的各个组分和各个单体成分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簇生
目的:(1)优化HPLC分析条件同时测定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和甲素的含量,完善提高南五味子的质量标准。(2)采用HPLC法建立南、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成分的含
目的:加味定喘片由明代《摄生众妙方》中的定喘汤演化而来,由麻黄、白果等十四味药物组成,具有宣肺降气,清热化痰之功效,临床治疗哮喘具有确切的疗效。由于汤剂不易携带和保存,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