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实践和研究领域。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等多方原因形成文化差异,致使现实的跨文化传播中存在诸多障碍。综合多种媒介形式特点和规律,研究者发现,纪录片以其独特的纪实性和情感性等特点,相对客观、真实反映世界并引发情感共鸣,在跨文化传播中承担了呈现社会、诠释历史、传承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等多种功能,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脱颖而出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未能获致应有的地位和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在当前世界和中国相互走近的大趋势下,中国人编辑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播出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国际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未播先热,未播先售”的现象,其全新的呈现、国际反响以及国际化的表现手法值得关注,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提炼其成功之处值得研究。本研究以《舌尖2》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文化与文明逻辑函数关系理论模式(即文化=系数×文明±常数)对《舌尖2》这个饮食文明题材纪录片进行国际传播的策略和效果分析。文化与文明逻辑函数关系模式是本文的核心理论,支撑着本文的行文框架,它的核心思想是指特定的文化,是特定的主体、特定的空间、时间等系数总和作用于文明元素基础上的结果。本文将这个理论与《舌尖2》联系,从纪录片内容、叙事手法、传播渠道以及受众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纪录片内容属于文明要素,“食”一方面是文明要素,另一方面作为相对惰性因素而属于常数。文章首先对食文明这个题材的国际性和普世价值做了简要概述,然后对食文化的编码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该纪录片主要讲述了自然、家庭和工艺传承三大主题,通过对食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平民式人物形象三方面进行编码,力求借助食文明的共通性来朝向文化认同的建构。第二,国际化的叙事手法属于系数层面,作用于饮食文明。该部纪录片为了更加接近国际化的叙事风格,采用了国际惯用的手法,将焦点放在人物个体上,加入更多的故事化情节,注重细节方面刻画。另一方面,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一个特殊的文明要素。第三,受众属于系数层面,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受众和国外媒体的评价和用户生产内容(UGC)等信息进行了筛选和总结,对国内外受众和媒体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并解释纪录片出现问题的原因。第四,传播渠道属于系数层面。《舌尖2》采用了全媒体整合传播、周播模式以及积极推介海外市场等做法。笔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有利于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建议。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在文化与文明逻辑函数关系的指导下,希望对提高纪录片国际化传播效果有所裨益,对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方面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