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审美观念下的多媒体音乐会初探

来源 :中国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媒体音乐会日趋丰富的今天,人们对待它已经不像对待20年前多媒体音乐会这个冉冉升起的新生力量那样留情和包容,随之而来的是对其更为尖锐和犀利的评论。其中,两个突出的交锋问题便浮出水面,一个是对于单向度纯粹音乐的坚守,一个是对综合化艺术观念的革新。那么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本文从多媒体面临的视觉暴力大时代背景入手,着重梳理了我国古代以及近代综合化审美观念的流变。并以此作为对综合化审美的观照,之后在描述多媒体音乐会的个案和形式中,包含了对于音乐内容、审美特征的阐释,进而由此对其综合化审美观念进行解读。  本文第一章阐述了多媒体音乐会产生的大时代背景以及各种危机的挑战,并对多媒体音乐的相关概念进行理清。旨在剖明多媒体音乐会及其对应的综合化的审美观念呼之欲出的迫切性。第二章对于我国古代众多“乐”的形式,和现今音乐发展的探索进行梳理。旨在对于“乐”的审美理念和其相对的形式做一个纵向的分析,表明其历史的传承性。第三章是对多媒体音乐会的审美体验进行简单梳理,也涵盖在审美体验之中包含的多媒体音乐会的审美特征。第四章是从艺术形式的整体与部分、生理、社会、三个维度创作者四个方面对于多媒体音乐会及其综合化的审美观念进行解读。以美学的视角阐述音乐何以在多元融合的综合化审美中焕发新的生机。  其意在于肯定多媒体音乐会所代表的音乐的综合化审美观的艺术价值,为三个维度的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联想和创新空间,具有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期刊
研究在外界扰动影响下的通信拓扑为多图的一阶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一致性控制鲁棒性问题.采用闭环系统的2范数来度量系统的鲁棒性;借助代数图论、控制论和矩阵论,建立通信拓扑
本文通过对弦索乐文献的梳理,对《弦索十三套》所收录的十三首乐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六板》音乐本体进行形态学的分析,从中国音乐“和色”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对弦索乐这一乐种的
新媒体的发展在给业界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波及到当前新闻教育的改革,虽然这一变革过程已有10多年之久,但相对于今日的新闻教育改革而言,对媒介融合时代的跨媒体人才具备的特点
音乐纪录片作为纪录片领域内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和无法取代的艺术价值。相比起其他类型的纪录片,音乐纪录片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