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观察、探索的活动。幼儿根据活动的意愿选择区域,自由自发地探究材料,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有益补充,满足不同儿童的个体需要。幼儿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注意的时间才会延长,并且在活动中愉快地再现着现实生活,对教师的指导很容易接受。近年来,有些幼儿园对区域活动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不过是教育教学的补充形式。科学区域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科学区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激发幼儿探索能力。在科学区中教师投放大量的、可操作的材料供幼儿选择。本研究从区域活动的时间安排、科学区材料投放和教师指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立足整体,总结出区域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科学区材料投放缺乏探索性、层次性、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教师指导过程中,缺乏对观察记录表的重视、隐性指导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幼儿积极参与材料准备的作用;留给幼儿收拾整理的时间不充足;活动结束后探讨讲评不到位;缺乏对幼儿完成情况的了解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际观察,对上述现象提出了如下建议:一、科学安排活动时间,让儿童在活动中全心投入,体会到探索的欢愉;二、投放材料时,重视材料的探索功能、更新周期;三、教师指导方面:充分提高对观察记录表的重视,指导儿童学会记录活动结果;加强隐性指导,提高幼儿自己处理问题、自我管理的水平;材料准备过程,坚持幼儿参与性原则即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培养幼儿的主体性、责任感、合作精神;活动结束后给幼儿留有整理材料的时间并且及时小结讲评,引导幼儿积极发言;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幼儿,掌握他们活动的大致表现,发现问题并作出及时地反应,活动后进行自我反思与其他教师商讨,为下次活动打好基础。希望通过以上对中班科学区域活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分析,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指导水平,同时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