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影响下咽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放疗科自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间所收治的病例资料完整且病理证实为下咽鳞状细胞癌的97例患者。将97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单纯手术组(Surgery,S)29例,手术+放疗组(Surgery+Radiotherapy,SR)32例,单纯放疗组(Radiotherapy,R)8例和同步放化疗组(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28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原发灶位置、TNM分期、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及Log Rank检验分析上述因素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FPS)的关系,运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即为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1.临床资料:全组97例下咽癌患者,男93例,女4例,平均年龄(57.1±7.9)岁;既往有抽烟及饮酒史者分别占总数的85.6%及89.7%;肿瘤原发灶位置:梨状窝型76例(78.4%),咽后壁型13例(13.4%),环后型8例(8.2%);肿瘤TNM分期:T1-T2期共51例(52.6%),T3-T4期共46例(47.4%),N0期20例(20.6%),N1期41例(42.3%),N2-N3期36例(37.1%);临床分期:Ⅰ期-Ⅱ期11例(11.3%),Ⅲ期-Ⅳ期86例(88.7%);病理分化程度:原位癌4例(4.1%),高分化鳞状细胞癌20例(20.6%),中分化鳞状细胞癌65例(67.0%),低分化鳞状细胞癌8例(8.3%)。2.生存分析:全组患者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55.6%和39.9%,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3.6%、25.4%、3.2%;治疗方式是总生存时间(p=0.002)及无进展生存时的危险因素(p=0.003),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为N分期(p=0.001);影响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为N分期(p=0.000)及年龄分组(p=0.013)。结论1.下咽癌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低、病程进展隐匿、手术复杂、预后差的恶性肿瘤。2.约50%的下咽癌患者发病年龄为51~60岁,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且患者多有长期(>20年)抽烟及饮酒史。3.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与颈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因治疗方式并非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故治疗前需详细检查并综合分析。4.对于早期下咽癌患者,治疗可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或放疗,而对于晚期可切除病变患者可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不推荐给予高龄患者过度激进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