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人右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测量正常人右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指标及其正常参考值。方法选取健康体检成年人共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71岁,平均(46.1±11.5)岁。应用IE33超声仪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TomTec软件脱机定量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并计算三维右室射血分数(RVEF)和描记右室整体及局部时间-容量曲线,再选取局部时间-容积曲线获得的Excel工作表中的相应数据,应用三维右心定量分析法(RVQ)测量右室局部舒张术期容积、局部收缩末期容积、局部射血分数。结果1正常人右室舒张末期容积为(79.55±20.77)ml,收缩末期容积为(32.00±10.09)ml,每搏输出量为(47.45±12.82)ml,射血分数为(59.83±6.01)%。2正常人右室局部容积及射血分数为:体部舒张末期容积为(20.36±8.79)ml,收缩末期容积为(10.73±3.95)ml,每搏输出量为(10.44±5.26)ml,射血分数为(47.22±11.71)%,流出道部舒张末期容积为(18.78±6.38)ml,收缩末期容积为(6.94±2.78)ml,每搏输出量为(11.84±4.70)m1,射血分数为(62.17±10.71)%,流入道部舒张末期容积为(40.14±9.59)ml,收缩末期容积为(13.68±5.19)ml,每搏输出量为(26.46±6.07)ml,射血分数为(66.52±8.04)%。局部舒张、收缩末期容积从右室流入道部、体部到流出道部呈递减趋势。体部射血分数低于流入道部、流出道部(P均小于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价右心室整体和局部的容积及收缩功能,且右室局部收缩功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右室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右室超声心动图参数在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中的价值。方法入组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心脏移植后随访的患者31例,根据心内膜活检(EMB)和临床诊断分为排异组(A组)和非排异组(B组),其中A组6例,B组25例。选取正常对照30例(C组)。研究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脉冲多普勒采集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脉冲型组织多普勒记录三尖瓣环右室侧壁频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右室全容积三维图像存储于光盘并进行脱机分析。结果1 A、B组左房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大于C组(P均<0.05)。2 A组右室射血分数EF明显低于B组(P<0.01),B组右室射血分数EF略低于C组(P<0.01),A、B组右室每搏输出量小于C组(P均<0.05),A组右室体部和流出道部局部射血分数均小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流出道部射血分数小于C组(P<0.01)。3 A组TDI测得的三尖瓣环右室侧壁的收缩速度和A峰峰值速度较B组降低(P均<0.05),B组右室侧壁的收缩速度和A峰峰值速度低于C组(P均<0.05)。4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右室射血分数与右室Tei指数及TDI测得的三尖瓣环右室侧壁的收缩速度有较好相关性(r分别为0.592和0.543,P均<0.01)结论1心脏移植术后排异患者右室收缩功能较正常人明显下降,非排异患者右室收缩功能较正常人略有下降。2右室三维RVEF和TDI参数有助于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