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粮食税》看列宁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在总结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行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正是沿着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思路,我国从农村经济改革入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列宁的思路是什么呢?列宁是怎样形成新经济政策的发展思路的呢?列宁的思路在当代还有没有价值呢?围绕这些问题,笔者研究了十月革命以来列宁有关农业经济的论述,提出列宁有两种发展农业经济的基本思路:一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的以余粮收集制为显著特征的农业发展思路(下文第一种思路);二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的以粮食税为显著特征的农业发展思路(下文第二种思路)。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集中论述了俄国从前一种思路向后一种思路转变的历史必然。笔者在分析《论粮食税》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提出的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论合作社》与该文的内在关系,提出列宁晚年口授的《论合作社》是这一思路的继续,并结合中国当代社会实际,论证了继续坚持列宁关于解决农民问题基本思路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大学对于每一个中国学子与家庭而言,依然是开启人生辉煌的起点。大学生活是一段全新的生活,大一新生必须充分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以往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势,从容地面对环境
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但它只是一个病态的社会。它造成了人性的极端异化,尤其在消费领域最为严重。从依附于人到独立于人,消费成为凌驾在人之上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