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观察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 mRNA, occludin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探讨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和紧密连接蛋白ZO-1, occludin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新的途径。方法1.HIBD模型的制备:将48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HIBD 3h、6h、24h、48h、72h组,每组大鼠8只,行颈部正中切口切开颈部皮肤,分离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给予低氧(8%O2,92%N2)处理2小时,制成HIBD模型。假手术组只予分离但不结扎左侧颈总动脉,于手术恢复后24 h处死。同时观察缺氧时动物行为变化。2.脑大体形态肉眼观察:在实验动物处死时注意观察每只新生大鼠脑组织的大体形态变化。3.HE染色:每组两只大鼠结扎侧脑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4. ZO-1 mRNA, occludin mRNA表达的检测:每组6只新生大鼠结扎侧脑组织采用Real-time Q-PCR方法测定ZO-1 mRNA, occludin mRNA的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1.实验动物模型行为表现:术前48只新生大鼠行为能力正常,均能正常进食,假手术对照组未见行为异常表现;HIBD组经历缺氧时出现严重的行为异常。2.脑大体形态肉眼观:假手术对照组新生大鼠大脑半球左右对称,未见任何病理变化,24 h时脑组织苍白、水肿明显,体积稍大于对侧,72 h时可看到结扎侧半球局部出现液化坏死灶,甚至脑组织完全液化与硬脑膜粘连。3.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照组未见变化,HIBD后神经元变性,坏死,丢失,同时胶质细胞增生。4. ZO-1 mRNA, occludin m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①ZO-1 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ZO-1 mRNA表达水平较高,HIBD各组大鼠在经历缺氧缺血后,3h组表达开始下降,24 h组降至最低,此后逐渐上升,但在72 h组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各个时间点均比对照组低,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组与HIBD其他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occludin 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较高HIBD组大鼠在经历缺氧缺血后,3h组表达开始下降,24 h组降至最低,此后逐渐上升,但在72 h组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各个时间点均比对照组低,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组与HIBD其他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生大鼠HIBD模型制作成功。2.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发生脑水肿。3.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变性坏死。4.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水肿形成,这可能与紧密连接蛋白ZO-1mRNA和occludin mRNA表达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