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博丹提出主权概念后,几百年来,学界对于主权及主权者概念的讨论经久不衰,主权者概念已成为政治学、法学的重要概念,而本文对于主权者概念的讨论限定于法律实证主义的意义上。受霍布斯的深刻影响,边沁、奥斯丁以主权者概念为基础构建了法律实证主义的最初理论形态——“主权者命令说”,而这种理论在二十世纪中叶遭到了凯尔森、哈特等学者的批判和抛弃,最终主权者概念为基础规范、承认规则等新概念所取代。本文的研究主旨则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博丹提出主权概念后,几百年来,学界对于主权及主权者概念的讨论经久不衰,主权者概念已成为政治学、法学的重要概念,而本文对于主权者概念的讨论限定于法律实证主义的意义上。受霍布斯的深刻影响,边沁、奥斯丁以主权者概念为基础构建了法律实证主义的最初理论形态——“主权者命令说”,而这种理论在二十世纪中叶遭到了凯尔森、哈特等学者的批判和抛弃,最终主权者概念为基础规范、承认规则等新概念所取代。本文的研究主旨则在于说明主权者概念从起源到消亡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以反映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变迁历程。为此,本文以历史的视角、思想史的方式揭示了主权者概念的起源、确立以及消解过程。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试图理清主权者概念的词源及理论、实践渊源,并界定主权者概念在法律实证主义意义上的特点。主权概念本就具有“最高权力”的内涵,其以教会与君主围绕“最高权力”的斗争为实践和理论渊源,对内性、功利主义性、实证性为主权者概念的法律实证主义特点。第二章在于阐述法律实证主义主权者概念的起源过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自然科学进步等人文主义运动造就了霍布斯的“利维坦”理论,该理论早就蕴含着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因子,这些因子也成为边沁、奥斯丁构建“法律命令说”的基本条件。第三章阐述了法律实证主义主权者概念传统的确立,此以边沁、奥斯丁的理论建立为标志。英国启蒙运动催生了经验主义与功利主义传统,在两大传统基础上边沁与奥斯丁以主权者概念为出发点分别构建了“主权者意志说”与“主权者命令说”,这宣告了以主权者概念为基础的初代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诞生。第四章试图说明主权者概念消解过程。我认为,由于二战后纽伦堡的审判、哲学的变革以及民权运动的兴起,主权者概念逐渐走向式微,凯尔森及哈特均指出主权者概念已难以解释当下丰富的法律现实,并分别提出以基础规范和承认规则重构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体系,自此,法律实证主义的主权者概念宣告终结。
其他文献
《国际卫生条例(2005)》是国际社会应对传染病全球化的核心法律工具,一直致力于平衡公共卫生治理与国际经济发展。新冠疫情的暴发与蔓延使全球陷入综合性危机,边境关闭、国际贸易一度停滞、千万旅行者滞留,现有传染病国际防控机制的脆弱性暴露无遗。梳理《国际卫生条例(2005)》关于传染病国际防控机制的具体规定、回顾世界卫生组织应对新冠疫情的实践经验,可得现存传染病国际防控机制面临着诸多困境。信息流动机制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制度承担着落实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功能,发挥着深入贯彻反腐败斗争、提升权力监督有效性、以监督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作用。中国领域辽阔因而采取了单一制的结构,这也就带来了中央治理统一与地方创新发展的矛盾,而合理的监察制度能尽量维持央地关系的平衡。通过回顾西汉刺史制度和中央巡视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发现二者都属于中央自上而下派遣的、监督地方领导干部的巡视制度,在彰显中
现代科技不仅为传统社会提供了不可想象的物质便利,而且创造了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诸多新的风险源,这些风险源借助科技的力量迅速扩散,对社会民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风险社会背景下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刑法作为法益保护的重要工具,如何有效防控风险,是其自身重要使命。但是,我国《刑法》第143条及第144条两条文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都是处罚以故意为罪过形式的犯罪行为,其
心肌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心电动力学图是一种基于确定学习理论的心肌缺血诊断新方法,通过对心电图进行分析计算,提高诊断准确率。但随着心肌缺血诊断需求的快速增长,传统的诊断平台无法实现海量心电图数据的分析计算。此外,如何存储、管理海量心电图数据及保障数据安全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基于Flink和心电动力学图的心肌缺血诊断平台,包含表示
法律观念与法律制度在社会制度运作的内在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究法律观念与法律制度的关系须以可观测的制度化行动为对象。观念与制度的相互作用贯穿中国法治建设的全程,以隐私观念变迁与隐私保护制度化为切入点,能够发掘法律观念与法律制度互动的规律。隐私在我国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法益到权利,从个人私事到企业追逐的成长过程。在法律观念与法律制度互动的理论框架下,隐私观念与隐私保护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隐
社区是当今社会治理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通过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推动基层党建全面加强、不断进步,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健康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城市社区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新时代基层党建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笔者工作地区的南亭社区为例,注重贯彻
在我国《公司法》中,董事勤勉义务规定属于一般条款,具有概括性、宣示性、开放性等特点。由于一般条款的不确定性,法官难以准确适用董事勤勉义务规定,致使司法裁判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可从以下两种路径予以分析:其一,我国司法裁判实证表明,法官适用董事勤勉义务一般条款时存在诸多分歧,其原因在于勤勉义务行为标准不明确、责任体系不完善以及域外规则不兼容等。其二,域外国家司法适用的经验表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是推动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随着合作在科研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跨区域、跨机构的科研合作成为最主要的知识创新模式,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参与到合作研究中。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各有特色,具有易流动性和强互补性。促进三地高校教师跨区域科研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科学生产效率,也能够加快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因此,研究粤港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同时商业贿赂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廉洁风气,更有甚者给国家外部形象蒙上阴影。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对商业贿赂进行规制,陆续出台、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法律法规在具体案件实务中的规范性和适用性,也多次开展相关的专项治理工作。同时,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对外开放国策之下,一部分本国先进企业,为占有市场地位,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民营企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货币资金则是民营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命脉所在,但在金融压抑和所有制歧视的背景下,现行金融体制无法为民营企业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向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融资的难度较大。基于以上现实,民营企业往往采取一些非正规手段获取贷款。刑事立法及司法实践本应充分考虑民营企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和其在资金支持上的弱势地位,对民营企业的相关经济行为进行规制时秉持刑法谦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