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结构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多来源于石油生产、化石燃料的燃烧、煤炭加工等。因其结构稳定、疏水性强、难降解、土壤附着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的“三致”效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  土壤对有机物具有较大的吸收和降解能力,是PAHs最为重要的汇。与其他环境一样,土壤PAHs的降解也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完成。土壤微生物不仅是PAHs自然消除和转化的重要参与者,同时它们也是有机或无机物污染压力下土壤质量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但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对PAHs污染的响应机制迄今还不十分明确。因此,本研究首先选择具有50多年油气开发历史的江汉油田附近的农田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探索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PAHs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油田土壤中苯系物厌氧降解微生物的多样性;随后,选择典型PAHs-蒽,通过添加蒽的厌氧土壤微宇宙培养实验,探究厌氧条件下蒽的添加对反硝化微生物活性及丰度的影响;最后,选择上述培养实验中的部分典型土壤处理,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对其细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进行解析。旨在研究土壤微生物对PAHs胁迫的响应,并为PAHs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估和微生物修复提供一些有用的微生物信息,还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AHs厌氧代谢的微生物机理打下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油田区农田土壤容易受到PAHs污染,从江汉油田的7个油井口附近的农田中采集了7个土壤样品(编号:OS-1至OS-7)。测定各样品的基本性质及PAHs含量,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解析了各土壤样品中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进而探讨土壤PAHs含量与细菌及古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AHs含量在0.18~0.88 mg·kg-1之间,PAHs污染程度较低。土壤样品中细菌和古菌的Chao1指数与土壤PAH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但只有细菌Shannon指数与土壤PAHs含量呈负相关。此外,Mantel相关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土壤PAHs含量显著相关(r2=0.9001, p=0.013),而古菌的群落结构与土壤PAHs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r2=0.4553, p=0.262)。与低PAHs含量的土壤样品相比,PAHs含量较高的土壤样品(OS-3和OS-5)中,放线菌门中的分枝杆菌属和微单孢菌属,变形菌门中的假单胞菌属、溶杆菌属、草酸杆菌属等,以及古菌中的广古菌门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这些结果表明,土壤PAHs污染对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具有明显的影响和选择性。此外,与古菌相比,细菌对土壤PAHs污染更为敏感,并且细菌的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均可能是评估土壤生态系统受 PAHs胁迫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2、油田区土壤易受烃类物质影响并可能富集了特异的石油烃厌氧降解微生物。因此,在上一章对该油田区土壤中细菌及古菌群落结构进行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本章以石油烃中苯系物厌氧代谢的关键功能基因-bssA(苯甲基琥珀酸合成酶基因)作为分子标识物,通过克隆文库结合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erminal-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的方法,研究该油田区土壤含bssA基因的烃类厌氧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探讨其环境驱动机制。从上述7个土壤样品的5个中(OS-3至OS-7)成功扩增到bssA基因,T-RFLP的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样品中的bssA基因多样性差异明显,PAHs含量最高土壤中bssA基因多样性最高,其优势bssA基因类群与硫酸盐还原菌或地杆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进一步表明,土壤硝态氮、有效磷、PAHs含量均是影响 bssA基因多样性的重要因子。上述结果表明:江汉油田区典型农田土壤中含有bssA基因的主要细菌类群为β-变形菌和δ-变形菌,并与地杆菌属(Geobacter)、索氏菌属(Thauera)和固氮菌属(Azoarcu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与硝酸盐、硫酸盐及铁还原过程相偶联,厌氧代谢土壤中的油气类有机污染物。  3、研究内容2的结果表明,油田土壤中的bssA菌群可能通过与硝酸盐还原等厌氧过程相偶联来代谢土壤PAHs。因此,本章以反硝化相关的narG(硝酸盐还原酶)、nirK(Cu-亚硝酸还原酶基因)和 nirS(细胞色素 cd1-亚硝酸还原酶基因)以及 bssA基因为分子标识,通过定量 PCR的方法,进一步探究添加典型 PAHs-蒽和硝酸根的土壤厌氧微宇宙培养实验中土壤反硝化微生物活性及丰度对 PAHs污染的响应。实验设置2个硝酸根浓度(0、30 mg·kg-1)和3个蒽浓度(0、15、30 mg·kg-1),共6个处理(编号:N0A0、N30A0、N0A15、N30A15、N0A30、N30A30),厌氧条件下,25℃恒温避光培养,并在培养的第3、7、15和45天取样测定N2O和 CO2的产生速率(分别表征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酶活和呼吸速率)以及各基因丰度。结果如下:各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酶活(Denitrification enzyme activity, DEA)在第3d时最高,N2O的产生速率为135.63~445.34 ug·kg-1干土·h-1,蒽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 DEA,且在添加蒽的处理中,NO3-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DEA,而在之后的各取样天,各处理中几乎检测不到N2O的产生。培养初期(3、7和15d),各处理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第45d时,添加蒽的各处理土壤中CO2产生速率显著高于未添加蒽的处理。功能基因的定量结果表明蒽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narG和nirS基因的丰度,对nirK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能够降低土壤中bssA的基因丰度。本实验中,蒽的添加是影响土壤反硝化微生物活性及丰度的主要因素,而硝酸盐的添加对其影响不明显。  4、为了进一步探究厌氧条件下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对蒽的响应,以研究3中厌氧培养45d的处理N0A0、N0A15、N0A30和N30A30中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解析这些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添加蒽的处理N0A15、N0A30和N30A30土壤样品中细菌的Chao1指数和 Shannon指数均小于处理 N0A0。各土壤样品中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相较于处理N0A0,添加蒽的土壤样品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基于属水平的分析发现,处理 N0A0中 Methylophilaceae的相对丰度仅为0.06%,而添加蒽的各处理中Methylophilaceae相对丰度达40%以上,这个结果表明蒽的添加使Methylophilaceae得到巨大的富集。它可能在蒽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的结果也表明,蒽的添加是影响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锰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直接还原浸出工艺是低品位软锰矿加工利用的有效途径,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廉价、来源广泛的还原剂,对浸出软锰矿中的锰具有重要的现实
蚕丝是一种复杂的微细纤维集合性天然蛋白,因具优良的特性被广泛使用和研究。然而力学性能上的一些缺陷,使得蚕丝的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因此,蚕丝纤维的改性是拓展应用振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所引起。在SARS病毒生命周期中,SARS-CoV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将病毒基因组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菊降压片(野菊花,氢氯噻嗪,芦丁等)中氢氯噻嗪和芦丁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醋酸铵高氯酸钠溶液—乙腈(84:16)(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20 mL。结果:氢氯噻嗪和芦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403176-220.1588 mg·mL-1(r=0.9996):41.3042
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安全评价有助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落实合格的安全生产条件。  本文首
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是21世纪面临的首要问题。二氧化碳(CO_2)是燃料燃烧的终产物之一,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可通过自然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这个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对光合作用的深入认识,通过人工模拟太阳光进行光催化还原CO_2为有机燃料已成功实现。既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实现了碳循环,有效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研究制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燃料的光催化剂尤为重要。本文
学位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干预作用以及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注射柠檬酸缓冲溶液。72h后,以禁食17h空腹血糖值(FPG>11.1mmol/L)和相应生理指标作为成模的判断依据。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TNS)、胰岛素治疗组(TRI)、灯盏花素低剂量干预组(TLB)、灯盏花素高剂量干预组(T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