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二(2-甲氧基乙氧基)磷腈侧基的羟基化及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的合成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简单的介绍了生物可降解聚磷腈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脂肪族聚酯类和聚磷腈类可降解材料的结构特点、降解机理以及对降解的影响因素。阐述了脂肪族聚酯类可降解聚合物进行功能化、亲水性及其它性能改善的意义和主要途径。详细的总结了近年来文献中关于聚磷腈类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讨论了脂肪族聚酯的不足之处以及聚磷腈的优势特点,从而提出了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利用聚乙烯基甲醚(PVME)与三甲基碘硅烷的模拟反应来摸索制备含羟基聚磷腈的实验条件。通过研究PVME与ISi(CH33的反应时间、脱去—Si(CH33基团的催化剂浓度和脱保护反应时间等一系列实验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还对各种产物做了LCST测定和1H-NMR分析,研究了PVME的羟基含量对LCST的影响。第三章用三乙胺法和醇钠法来制备聚二(2-甲氧基乙氧基)磷腈。结果发现:三乙胺法难以得到甲氧基乙氧基全取代的聚磷腈,且用来消耗剩余P—Cl的甲胺(或苯胺)能和三乙胺发生胺交换的副反应;而醇钠法可以制得全取代聚磷腈。通过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醇钠法中反应时间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磷腈粘度呈下降的趋势。利用三甲基碘硅烷与聚磷腈侧基醚键的保护和脱保护反应,成功的将羟基接入到聚磷腈的侧链上。通过特性粘数、1H-NMR、IR等一系列测试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组成作了表征。结果表明ISi(CH33的加入对聚磷腈有着明显的降解作用,并且加入ISi(CH33比例的越大,聚磷腈的粘度下降的程度就越大。第四章首次利用羟基引发内酯单体开环聚合物制备了聚磷腈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并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从反应现象、NMR分析、红外谱图及热分析等方面论证了接枝反应的发生。设计并实施了新的合成路线,即利用羟基与羧基在DCC和DMAP作用下的缩合反应偶联得到共聚物。实验探索了反应的条件,并通过IR表征初步证实了偶联产物的合成。
其他文献
儒家音乐文化价值在当今商业音乐潮流中的现代意义□〔台湾〕赵琴前言在文化层面较深的国度里,音乐始终是培养道德的重要科目。音乐教育的目的旨在养成有素质、有品味的高尚人
在分析珠江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探讨保障珠江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安全的相应对策。
2011—2012年枯季珠江水量调度时,珠海供水系统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珠海竹银水库、竹洲头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但2011—2112年枯季珠江骨干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江河来水
当今的中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阶层分化之中,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常常处于对立状态。要搞清出现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需要深刻认识中国村落的社会结合性质究竟是建立在合理打算基础
<正> 今年下半年,上海越剧院为实施培养新世纪艺术人才战略做了三件事:一、举行《东方弘韵——越剧明星扶新人专场演出》,由12位明星与16位新人搭挡组合同台演出;二、集中戏
期刊
《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华乐出版社1996年版)是我国第一部钢琴音乐史专著,它分起源、创建、抗日与解放战争、建国后、“文革”中、新的历程六个章,包容着教学、演奏、创作、研
告诸往而知来者──记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肖梅一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作为“1996孔子国际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于9月25日至28日在山东曲阜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
在数字媒体时代,多媒体设计领域已超越了孤立对待视觉与听觉等单一感官反映的范畴,如何在作品中将视、听元素所拥有的潜力和关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也是数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经过历代的不断改良, 如今已经在世界文化范围内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同时, 也与我国国内的各个领域相结合, 并且都产生了很好的反应, 因此,
水毁是公路常见病害之一,养护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本文从设计、施工、养护方面对天定高速公路水毁原因、治理措施进行分析论述,提高水毁防治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