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根于改革开放所提供的物质和文化土壤,2004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这一概念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不断的丰富和展开,并日渐深入到社会的诸多层面。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先后出台若干个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源自于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又决定就业结构,时至今日,国家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却不能根治大学生就业难的痼疾。本文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以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主线,利用比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深刻透析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并阐明和谐社会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双向关系:即不但和谐社会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而且大学生就业又可以使社会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迈进。然而无论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还是就思想文化的层面而言,当前阶段中国所构建的和谐社会尚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和谐因素,这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层原因不但制约着和谐社会的进步,而且还深刻束缚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因此,铸造与和谐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经济结构;打造与和谐社会理念相吻合的价值观念;锻造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符合的新型人才,就成了现阶段破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三种利器。本文创新之处有二:第一,以新的视角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之分析;第二,提出全新的方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