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血清sIL-2R和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we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 IL-2R)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 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肿瘤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43例,其中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10例,伴淋巴结转移患者33例,高中分化患者16例,低未分化患者27例,肿瘤直径小于5cm患者19例,大于或等于5cm患者24例,正常人健康对照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IL-2R和IL-18水平,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sIL-2R和IL-18水平明显升高,胃癌组(n=43)血清sIL-2R、H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30),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sIL-2R、IL-18水平随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而明显增加,具有显著差异;在胃癌高中分化组和低未分化两组患者中,低未分化组血清sIL-2R、IL-18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胃癌直径大于或等于5cm组和小于5cm组的两组比较中,直径大于或等于5cm组的sIL-2R水平高于小于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L-18水平也得出同样的结论(P>0.05)。 结论: sIL-2R、IL-18与胃癌发病及其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和肿瘤大小无明显关联。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一段师生的特殊生命旅程。它目标明确,涉及空间广,经历时间长,活动丰富。教师若要使这段旅程更有意义,就必须尽可能地缩短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可见,语文教学的效益与其立意的起点密不可分。  语文教材是“课标”系统表达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标”的具体化。教师要准确立意语文本体的教学目标,提炼出文本的意图,就等于要把开水中的白糖又拿出来,太难!我想,这或许是不少教师感慨“语文越教越不会教”的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