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胰蛋白酶对几种黄酮小分子药物的识别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x168jxx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清蛋白和胰蛋白酶是人体中两种重要的蛋白质。血清蛋白在血浆中含量较大,作为载体蛋白在各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胰蛋白酶是重要的消化酶,食物与许多药物都需要胰蛋白酶的参与。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药物间相互作用对于了解药物在体内代谢、传输以及药物临床应用和新药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应用荧光光谱法与分子对接研究了血清白蛋白及牛胰蛋白酶与几种小分子黄酮药物的识别作用:(1)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人血清白蛋白(HSA)与橙皮素和香叶木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数据表明蛋白质与猝灭剂之间的猝灭为静态猝灭,药物与蛋白质之间均可形成1:1型复合物。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氢键与疏水作用是橙皮素和香叶木素猝灭BSA/HSA的主要推动力。(2)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研究了胰蛋白酶(Trypsin)与刺芒柄花素、鹰嘴豆芽素A、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荧光数据的分析表明猝灭剂猝灭蛋白质的荧光发射是基于静态猝灭机理,所形成复合物结合常数分别是6.3×10~4、2.18×10~4、1.58×10~3,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2、1.00、0.95。三种药物与trypsin形成的复合物之间的作用类型包括芳环堆砌、疏水作用以及氢键。(3)利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野黄芩苷与trypsin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荧光数据的分析表明猝灭剂猝灭蛋白质的荧光发射是基于静态猝灭机理,所形成复合物结合常数是1.58×10~3,结合位点数n为0.87,可见二者以1:1比例形成复合物。(4)利用荧光光谱法与分子对接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淫羊藿苷与trypsin之间的相互作用。淫羊藿苷猝灭trypsin的机理为静态猝灭,其结合常数为1.99×10~5,结合位点数n为1.14,所形成的是1:1型复合物。
其他文献
近年,Bi系光催化材料因其资源丰富、可见光区有响应等优点备受关注,但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易复合的特性限制了Bi系光催化材料的应用。构建p-n异质结和形貌控制有利于光生电子
菲啶类和异喹啉类衍生物是两类常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有菲啶骨架的天然生物碱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例如白屈菜赤碱具有抗菌消炎的生物活性,氧化石蒜碱具有抗癌活性等。此外
金属—空气电池是一种很具潜力的新能源,它具有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于电动车、手机等领域。正极催化剂的活性对金属—空气电池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
在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下肢爆发力是运动员最基本的弹跳素质之一,是绝大多数非周期性项目的重要素质,是用来正确的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基础。而纵跳和立定跳远是评价
目的:探讨电子压疮危险评估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12月采用手工评估的33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1~4月采用电子压疮危险评估系统的423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
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本课题组自主创新提出的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 Al催化剂中Al组分是以一种介稳相Al OOH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常规的γ-Al2O3存在。AlOOH是一类结晶不完整的氧
低温催化氧化是脱除CO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开发高效的低温CO氧化催化剂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CO氧化反应还经常作为研究氧化催化剂的探针反应,以揭示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探
RGD肽是一种由精氨酸(Arg)-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三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整合素αvβ3可与RGD肽特异性结合,并介导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继2003年底被评为“浙江省品牌强县”后,萧山区围绕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实施名牌战略,品牌强区得到有效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个萧山的品牌系列,不仅提高了区域产业的知名度,也有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方针。在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不断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企业对环境保护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