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活动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务决策活动之一,公司的价值主要是指公司所投资的项目中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价值。公司的投资活动的合理与否都会对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投资一直处在持续过热的状态,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企业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大部分企业都存在无节制、盲目投资的情况,这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限制了企业效率的提高,更严重的会引起企业恶性增资,最终导致企业发展不畅。那么导致企业的这种非效率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国内外学者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融资约束假说”和“自由现金流假说”已经不能完全地解释为什么非效率投资广泛且长期地存在于现实的企业中。国外的心理学实验证明,经理人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这种心理偏差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传统的财务理论从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存在非效率的投资活动的原因,它们都是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展开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中出现了很多不能用传统理论来合理解释的金融异象。国外学者首先将管理者的心理特性引入到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了过度自信的心理是存在于群体中,并且在企业管理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过度自信是一种基本特性,会影响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的投资决策。传统理论解释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管理者就会凭借掌握的信息优势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会把资金投放到能给他们带来私人利益的项目上,因此损害股东和企业价值。即使企业不存在上述委托代理问题,管理者还是会产生非效率的投资行为,因为管理者比一般人更具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倾向。过度自信的心理会使管理者认为依据自身所掌握的数据和信息做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高估企业投资活动未来可能产生的价值,而低估可能面对的风险。从行为金融学理论角度来解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并不是对传统解释和研究的否定,而是在研究领域的一种拓展。同时,金融理论之间都是相互补充和完善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企业存在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能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更加严重。管理者过度自信通常是通过自由现金流来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一般情况下,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更严重,容易造成过度投资。而当企业现金流不足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认为外部融资的成本较高而选择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有时候不能解决投资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只有选择放弃那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造成企业的投资不足。无论是过度投资还是投资不足都会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损害股东利益。国外最早开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理论框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也存在差异。虽然我国企业存在的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别于国外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君臣”思想,认为领导者拥有绝对的权利而忽视了民主决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一言堂”和“一把手”的现象基本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中。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企业管理者具有高高在上的地位优势,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这种心理更容易产生在国有企业领导人中,因为他们曾经带领企业走出困境,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民营企业自身机制灵活,还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很多民营企业发展得不错。但是民营企业的老板没有意识到企业发展的原因不仅仅靠非市场手段,他们时常高估自己的经营能力,也会产生过度自信。以上所述只是证明中国企业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心理的可能性,但是要对企业实践产生实际的影响还需要一定的催化剂,而中国经济转型期间的特定背景恰好就产生了这种催化促进作用。所以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都具有过度自信的表现。本文借鉴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行为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更容易产生过度投资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因此构建合理的治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企业债务、现金股利和独立董事角度继续研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产生的过度投资的制约效果,并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提供政策建议。文章的研究思路是: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此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文章在研究中所用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谈到了本文可能的贡献。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部分。本部分首先主要从管理者过度自信、非效率投资两个方面分别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另外,对非效率投资的文献回顾主要是从它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来进行综述。最后还介绍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影响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部分。本部分首先界定了过度自信和其表现形式。接着介绍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普遍性。再接着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最后从企业债务、现金股利和独立董事三方面分析如何降低管理者的非效率投资。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对主要的变量进行衡量,构建模型和选取研究样本,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然后引入治理变量,检验这些治理机制是否能够降低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主要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中对变量进行定义和描述,然后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回归检验,最后得出并分析实证研究的结论。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本部分首先对前面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从企业债务、现金股利和独立董事三方面提出降低过度投资的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缺陷和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文根据假设,选取了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样本,建立了三个模型。首先根据模型1,采用回归残差作为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衡量指标,然后根据模型2分别对投资不足、过度投资和全样本进行回归,得出企业存在过度投资的程度更为严重。最后以过度投资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3进行回归,检验三种机制是否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造成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还证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更容易造成过度投资;接着证明了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管理者具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通过自由现金流来影响投资的,当企业拥有充裕的自由现金流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更加愿意扩大投资规模;另外,债务和独立董事都对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进行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而现金股利对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还没有显现出一定的抑制功能,说明企业需要完善股利政策,极少和极多的股利分配都是不合理的。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两点:首先,系统的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原因,使得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入到相关研究中更加可靠,并且使研究结论更具有可靠性。其次,采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经验数据。另外集中从企业债务、现金股利和独立董事三方面分析了能否对这种过度投资产生治理作用,为有关的监管机构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存在的局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方式有待进一步考虑;二是文章对治理机制的考虑还不够全面。三是因为作者时间和能力有限,还没有考虑行业差别对投资产生的影响。因此,未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下去。首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合理的衡量,怎样有效的识别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和过度自信的程度,未来可以尝试建立一个适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量化指标体系;其次,本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只进行定性的判断,缺乏准确的定量计算,这也是未来的努力的方向;接着,本文中选取Q值来衡量企业的成长性存在质疑,我国的学者有的选择销售收入增长率作为替代变量,后面可做尝试,找出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来成长性的替代变量;最后,还需要研究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产品市场竞争等因素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分布于新疆的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4属7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712 bp序列。结果表明:Cyt b基因片段的T,C,A和G碱基组成平均为30.1%,27.4%,25
红豆杉系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大乔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250万年,其发源于第四纪冰川期,已濒临灭绝,其天然抗癌作用世界公认。既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又有高效的经济功
伊犁河(中国区段)现有土著鱼类10种,鱼类区系组成以中亚高山复合体鱼类为主。由于伊犁河三条主要支流的地理环境不同,使这些鱼类的分布差异较大;受人类渔业活动和鱼类移植的影响,土著
<正>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向中、小型企业倾斜,产品结构向粗放型倾斜。部分工业门类产品由于生产过剩,加上企业产品内在弊端,出现市场销售疲软,部分企业生产
本文以新课程为背景,探讨了学生作业批改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重点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批改方法多样性和批改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利用土工物理模拟(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了阶梯状多级矮坡型黄土堑坡的稳定性态。内容包括变形与破坏特性,以及降雨入渗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次级矮坡的坡高相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由于能够有效地解决边坡的水土流失、显著提高土体的强度、增强边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
日前,笔者从宁波市国库工作会议中获悉慈溪市农业银行因感到无利可图,已向慈溪市人民银行申请退出原先经办的五家国库经收处业务。这件事可以看作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