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铜振荡体系测定维生素K3及L-精氨酸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力学分析法是一种高效分析手段。近年来,为了深化非线性化学现象理论和实验的关系,化学振荡反应作为非线性现象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铜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规则振荡区测定了维生素K3、L-精氨酸等物质,建立了动力学分析方法,结果满意。论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化学振荡及其应用 介绍了化学振荡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综述了化学振荡反应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研究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维生素K3对Cu(Ⅱ)-H2O2-NaSCN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 研究了维生素K3对碱性条件下Cu2+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VitK3的加入会使振荡图形的周期和振幅均增大,且VitK3浓度与加入VitK3后第一周期的改变值(ΔT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5.26×10-7~2.17×10-4 mol·L-1和3.21×10.4~8.87×10-3 mol·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和0.9975。初步讨论了VitK3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 第三部分 利用化学振荡反应测定L-精氨酸 研究了在封闭体系中利用碱性条件下Cu(Ⅱ)催化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定L-精氨酸的新方法。L-精氨酸浓度分别在1.48×10-5~3.85×10-4 mol·L-1、2.5×10-6~3.38×10-4 mol·L-1范围内,浓度与周期、振幅的改变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由于该条件下的振荡体系很稳定,方法的精密度较好(RSD<0.85%)。初步讨论了L-精氨酸与振荡体系的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有着积极的一面,也有局限和不足。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尤其是八大前后一年半左右和郑州会议以来八个多月,他提出了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机械通气和腹部创伤对腹内压的影响。方法应用膀胱测压法随机选择161例ICU住院患者。记录患者入住ICU期间的腹内压力、腹部创伤史和并发症等情况。
[目的]比较国产腮腺炎疫苗和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MMR-Ⅱ)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水平。 [结果]检测了196
本文在介绍远程教育网的同时,重点介绍宽带多媒体数据广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该网络显示的强大生命力,由此推断远程教育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将为人们缔造一个
少儿小提琴左手入门练习,通常的训练顺序是,先练食指,再依次练中指、无名指、小指。根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先易后难的顺序似乎是对的。但实际情况是,用这种方法,有不少学
期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工
项目主生产计划是项目顶层策划和具体执行计划的桥梁纽带,是物料需求计划和关键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遵循精益原则,尽量保证均衡流动
本文首先对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形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然后阐述了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 ,最后概括指出了民营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的基本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ZnO纳米纤维材料并使用氧等离子体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ET比表面积测试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样品的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三乙烯基封端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预聚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三乙烯基封端的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预聚物的结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