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作为黄河最下游的东营地区,对黄河水源的依存度较高,是唯一的客水水源,并且本地区地下水无法饮,近年来黄河来水流量不断减少,尽管保证了黄河的不断流,但是水情、水质难以保证可以引蓄,部分时段一度达到了劣V类水质,同时新的水质标准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以上情况开展了以下研究: 通过对胜利油田供水系统和黄河近年来水质、水情变化情况的分析,提出在本地区唯一水源—黄河小流量和水质不稳定的实际,指出在水源系统通过多种措施实施水质的生物净化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选取目前本地区供水量最大的水厂对应的水源—耿井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在耿井水库布置了四个取样监测点,在2005年~2006年期间实施了全面的水生环境调查,特别对藻类的分布和种类进行检测,通过一年的水质理化和生化指标的取样检测和数据分析,对水库含藻水质进行评价,对生产力进行计算,进而提出利用鱼类养殖的方法控制藻类数量。 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根据各水库以及水库内不同区域的特征,陆续开展了人工湿地、生物浮岛、化感作用和生态养殖等技术进行水质净化和藻类控制的试验研究。对人工湿地工艺的设计、应用、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对该地区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该地区应用生物浮岛技术、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不足。推荐应用生态养殖技术,对三种北方常见的鱼类进行了生态模拟试验,研究了在无鱼条件、不同放养密度下、混养等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和对藻类去除,分析了各种环境下的生态机理。 通过开展水库的生态治理工程,能够使水库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降低水库中的总磷含量,水库中总氮含量明显降低,总氮峰值从5.84mg/L降到3.64mg/L以下,使进入水厂的原水水质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