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具有丰富的辣椒属种质资源,但这些宝贵的资源没有被有效地利用,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这些资源的系统研究和深入了解。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对33个辣椒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这些材料分别属于辣椒属(Capsicum)的三个种。同时用形态指标对33个辣椒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而在分子水平和形态学水平上相互印证,明确这些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为今后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些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27对辣椒的SSR引物对33个辣椒材料进行扩增,其中21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占77.78%。21对引物共检测到54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2.6个。因此,说明这批辣椒材料的多态性不高。2.用这21对引物对33个辣椒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遗传相似性矩阵,其范围在0~1之间,平均相似系数是0.638。其中,C6和C4之间的相似系数最小,为0.34;C19和C20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982。3.采用UPGMA法对33个辣椒材料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在0.7处分为5类。第1类只有一个材料,牛角椒C6。第2类有17个材料,包括6个牛角椒,分别是C7、C8、C9、C10、C16、C18;5个甜椒,分别是C11、C12、C13、C14、C17;4个朝天椒,分别是C1、C2、C3、C5;1个线椒C15;1个羊角椒C4。第3类也只有一个材料,小米椒C26。第4类有9个材料,都是黄灯笼椒,分别是C19、C20、C21、C22、C23、C24、C31、C32、C33。第5类有5个材料,包括3个牛角椒,分别是C25、C29、C30;2个甜椒,分别是C27、C28。同个种的辣椒材料基本聚在一起,说明用SSR标记分析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4.应用统计软件DPS,对33个辣椒材料采用Q型聚类方法,欧氏距离平方值、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5.21时所有的辣椒材料被聚为一类。在欧氏距离为4.17时将33份材料分为5类。第1类包括13个材料,有9个是牛角椒,分别是C1、C7、C8、C9、C10、C16、C25、C29、C30;有2个是朝天椒,分别是C2,C3;线椒C15;羊角椒C4。第2类只有一个材料,小米椒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