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常见藻类对重金属镉的累积及解毒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luoyu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水库修建后,库区采取了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这样使得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中的一部分重金属随着地表径流流入到库区水体,最终导致重金属污染在水体区域发生,并呈现出增加的态势。目前,一些研究指出Cd,Hg,Pb等重金属污染也在库区水体发生,并且Cd污染是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水体中的Cd随着浮游生物对其利用而进入到食物链。藻类是海洋和淡水水体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在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其生物毒性大,迁移性强,水体中的Cd被藻类吸收后,一部分随着藻类的死亡进入沉积物,另一部分则由藻类传递到浮游动物或底栖动物内,最后到达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研究Cd在藻类中的迁移和转化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针对Cd在三峡库区常见藻类中的累积和转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了三峡库区常见束丝藻、盘星藻和针杆藻作为试验藻种,探讨了该三种藻对Cd的响应和解毒机制,通过该三种藻类对不同浓度镉的吸附与累积,以及其―解毒‖机制研究,阐明三峡库区水体重金属镉的迁移、转化,进而揭示三种藻对重金属镉响应机制及“解毒”机理。因此,通过对三峡库区常见藻类对镉的生物富集及其解毒机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三峡库区重金属镉在藻类的累积、迁移和转化规律,为我国水体保护、饮水安全和卫生健康提供新的信息,同时为藻类在重金属镉的生物修复,以及三峡库区水体重金属镉污染的监测和评价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将该三种藻胁迫培养至96h时,重金属Cd2+对束丝藻、盘星藻和针杆藻的EC50分别为1.18±0.044[0.955–1.452 CI95%]、4.32±0.068[3.54–5.232 CI95%]、3.7±0.055[2.748–5.052 CI95%]。束丝藻、盘星藻和针杆藻的比生长速率(μ)及OD都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Cd2+浓度为0.2 mg/L时,束丝藻的生长已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当Cd2+浓度高于5 mg/L时,Cd2+显著抑制了盘星藻和针杆藻的生长。该三种藻的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与藻的比生长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都随着Cd2+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当Cd2+浓度高于0.2 mg/L,束丝藻和针杆藻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下降。对于盘星藻来讲,当Cd2+浓度高于0.5 mg/L时,叶绿素a的浓度也显著下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与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相似,也随着Cd2+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综上所述,盘星藻的对镉的耐性最大,束丝藻对镉的耐性最小,针杆藻介于两者之间。2、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能较好的反映PSII结构与功能的状态。在Cd2+浓度为0.2-1 mg/L培养下,束丝藻、盘星藻和针杆藻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与空白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当Cd2+的培养浓度为5-20 mg/L时,J点升高。当Cd2+浓度为10 mg/L时,三种的藻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特征为点I相和P相变的模糊。当Cd2+浓度为20 mg/L时,I相和P相消失,并且在针杆藻OJIP中出现了K相。三种藻的初始荧光(F0)随着Cd2+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同时,该三种藻的PSII的单位受光面积的反应活性中心数量(RC/CSo)也随着Cd2+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Cd2+浓度为0.5和1mg/L,盘星藻和针杆藻的φP0、ψ0、φE0略微增加,当Cd2+浓度高于5 mg/L时,φP0、ψ0、φE0显著降低。3、在Cd2+胁迫下,束丝藻、盘星藻和针杆藻的总蛋白含量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然而,Cd2+对三种实验藻种的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影响不同。束丝藻、盘星藻及针杆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别在0.2–5.0 mg/L、0.5–10.0 mg/L、1.0–20.0 mg/L的浓度下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三种藻CAT活性随着Cd2+浓度的增加酶的活性逐渐升高。与SOD酶活有所不同,束丝藻,盘星藻,针杆藻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在10.0–20.0 mg/L、5.0–10.0 mg/L、0.2–20.0 mg/L被显著激活(P<0.05,ANOVA)。束丝藻、盘星藻、针杆藻分别在5、10、20 mg/L时CAT酶活性达到最大,分别为空白对照42、8、10倍。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强弱用MDA的含量来表示。在Cd2+的胁迫下,束丝藻、盘星藻和针杆藻的MDA含量的都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束丝藻、盘星藻和针杆藻细胞表面吸附的镉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胞内积累的镉与细胞壁吸附的镉的变化趋势相似。三种藻的植物螯合肽的诱导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另外两种藻相比,盘星藻中植物螯合肽的合成相对较低。在束丝藻和盘星藻中,Cd2+浓度为0.5、5、10 mg/L时PC3均有发现。此外,盘星藻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和PC2仅在高浓度胁迫下才能被诱导合成。在针杆藻中,谷胱甘肽在Cd2+浓度为0.5、5、10 mg/L时均有合成,并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在Cd2+胁迫下,针杆藻中的PC2、PC3、PC4都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C4在Cd2+浓度为5、10 mg/L的针杆藻中发现。5、当盘星藻暴露在5 mg/L的Cd2+浓度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其转录组水平降低。注释到所有数据库的基因为1234个基因。两者共有47724个相同的基因。在Cd2+处理下,上调的基因数为734,下调的基因数为456。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功能基因明显下调,包括叶绿体、类囊体、光合膜、光系统II、捕光复合体(LHC)蛋白、光系统I等等。由此表明在5 mg/L的镉胁迫下,对盘星藻的细胞结构产生了毒害作用。与此同时,蛋白酶体、过氧化酶体及蛋白质加工过程的转录水平增加,由此来降低Cd2+对细胞的损伤综上所述,Cd2+抑制了藻的生长,破坏了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损害了PSII的结构。在Cd2+胁迫下,束丝藻、盘星藻和针杆藻主要通过2种解毒机制来减少Cd2+的毒性作用。一方面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系统(SOD、CAT)的活性,来清除体内过多的ROS,从而减少Cd2+对细胞的氧化损伤。另一方面通过合成GSH、PCs或一些未知的巯基化物,与细胞内的Cd2+进行螯合,使游离Cd2+转变为无毒的Cd-PC化合物,进而降低Cd2+对细胞的毒性。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成为每个国家都在关注的焦点。因为此类事件通常都具有突发性、持续性、复杂性等,这就要求政府时刻做好迎战的准备。尤其是近几年,诸如“H7N9禽流感”、“长春长生疫苗事件”、“MERS事件”之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稍有不慎处理不当的话,极易成为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基站数量逐渐增多,相应的整个通信网络能源消耗也逐渐增加,为应对通信网络能源总成本的上升和减少碳排放,同时为保障偏远站点或无市电站点的基站
锂硫电池得益于高理论容量、低成本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有前景的下一代储能设备。由于单质硫的多电子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缓慢动力学和差的导电性,导致单质硫的低利用率
随着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开发新型高效的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中之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受到了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由于固
近年来,罗茨真空泵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制药、航空航天、化工、薄膜和半导体行业等,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屏蔽电动机作为真空泵的核心组成部件,因其屏蔽套的隔离
当放电等离子体和液体相互作用过程发生于大气环境中时,由于氮气(N2)、氧气(O2)以及水(H2O)的存在,在等离子体和液体界面处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生成大量的活性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转化装置,可直接高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较之传统的能源转化装置,具有能源转化率高、燃料适应性强、环境
危岩体是指由多组岩体结构面切割并位于陡崖或陡坡上稳定性较差的岩石块体及组合,当危岩体受外界诱发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岩体的松动及塌落,最终造成崩塌。万家寨水利枢纽是
近年来,矿山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广泛关注。在酸性矿山环境形成的过程中,铁的氧化与还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目前,在光照对矿物的形成和溶解以及光照激发半导体矿物产生光电子促进微生物生长等方面已有研究,但是光照对于微生物本身是否能够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及光照对微生物参与的铁循环有着怎样的影响还不明朗。本论文以分离自安徽铜陵狮子山酸性矿山环境中的一株铁还原菌AMDY2-9-2和一株铁氧化菌W-4-
1.1.1背景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的自然病史研究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TAA自然病史研究集中于主动脉直径。有研究显示升主动脉长度(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