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和汇率作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调节的两个有力工具,同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在运用和传导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联动制约关系。不仅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动对利率水平亦产生影响。同时,利率与汇率分别代表了货币不同市场的价格,两者都是调节宏观经济,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杠杆。利率政策是内部经济平衡的基础,而汇率政策则是外部平衡的关键,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内外经济平衡的前提。研究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对于把握利率和汇率的变动规律,协调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减少金融动荡所带来的损害,实现一国的内外均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利率平价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关系及政策意义。以利率平价模型为视角,对1985-2007年中美两国一年期存款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联动关系偏离了传统利率平价模型所阐述的结论,利率平价模型中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性关系在我国表现不明显,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解释性不强。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率平价理论本身的局限和我国的现实情况,二是利率平价理论理想假设的差距非常之大。随后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引入交易成本和制度摩擦系数对利率平价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我国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虽然我国的利率与汇率间关系不像传统的利率平价模型中揭示的那样,但是考虑到交易成本和制度摩擦后,利率与汇率间还是存在联动关系。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交易成本和制度摩擦系数会逐步缩小,利率平价的解释力将越来越强。这一方面意味着,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将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平衡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将更大;另一方面也表明,外部的风险冲击将不可避免地会袭击我国。因此,我们当前必须未雨绸缪,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过程,改革僵化的金融体系,运用恰当的利率、汇率政策来防范和化解外部的风险冲击。本文就改革我国利率与汇率制度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以便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构建灵活、积极有效的利率与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加强利率与汇率政策协调,最终实现内外经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