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老有所养”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并首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要求。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已成为重要而迫切的民生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上海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呈现出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高龄化突出,纯老家庭及独居老人较多等特点。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符合中国老年人特点与需求的养老模式。然而,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逐渐凸显了其供给不足的困境,具体表现在需求与供给存在总量和结构的失衡,供给内容和水平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可以说,导致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各有局限性,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整合协同,各自为政效率低下,没有形成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合力。为此,本文以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如何依靠信息化平台链接社区居家养老需求与资源,实现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区等多元服务供给主体的整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效率,并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形成,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和效能,借助其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促进社区照料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本文还通过对上海虹口区网上敬老院这一基于信息技术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说明信息技术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资源整合作用,并根据对这一模式的成效与不足的分析,提出了这一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要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信息共享协同协作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加强新科技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要促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共同发展;要注重对老年人科技理念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