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育时期补灌水量和肥料施用量对膜下滴灌马铃薯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7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铃薯生产中,肥水的运用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农户为追求产量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大对水肥的投入,而且绝大部分采用大水垄灌技术,肥料作基肥一次沟施在马铃薯种薯附近,“大水大肥”的粗放式生产造成水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对马铃薯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本研究立足生产实际,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需肥特性,首先,在肥料施用和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以传统漫灌为对照分别在马铃薯生长的不同生育时期研究不同补灌水量对马铃薯生物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筛选并确定春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灌溉的最佳土壤相对含水量及最佳相对含水量下的灌溉定额;其次,在浇水灌溉与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不同比例追肥,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肥料的用量对马铃薯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商品性、干物质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春马铃薯关键生育时期土壤适宜含水量及马铃薯整个生育期补灌水量。即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马铃薯土壤相对含水量播后苗前50%、苗期50%、团棵期60%、开花期-膨大后期补灌至70%,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全生育期用水量为1269 m~3/hm~2,对比当地农户传统漫灌节水率32.7%,亩节约用水成本10元,每亩节约人工费用40元。2.确定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春马铃薯肥料折纯后用量为529.5 kg/hm~2,比当地农户常规施肥亩减肥21.6%,亩节约肥料成本180元。即播种前基施1200kg/hm~2有机肥与900kg/hm~2复合肥,苗期追施尿素60kg/hm~2,团棵期追施硫酸钾75kg/hm~2,结薯盛期追施硫酸钾75kg/hm~2,和结薯中后期追施尿素15kg/hm~2;该施肥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大薯率、薯块干物质积累最高,是最佳的肥料配比施用方法。
其他文献
埃里克·奥林·赖特是美国著名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阶级分析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阶级分析理论体系。赖特认为,虽然阶级分析理论众多,但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在阶级分析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赖特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韦伯和罗默的阶级分析理论,构建了阶级分析理论一般框架,详细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本文运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和分析归纳法对赖特的阶级分析理论进行梳理,从四
分析新世纪初我国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缘由、特点和难点,简述了这次产生结构调整的宏观目标与区域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产业结构战略中应注意正确认识与处理产业结构
重叠式以其生动的描写性、鲜明的音乐性和强烈的节奏感而被当代诗歌语言广泛运用。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丰富、灵活多样且极具个性。本文以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为研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矛盾,是当今中国面临的大问题.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抗性的市场竞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无法消灭.保持
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有显著影响。宏观经济变量,即GDP失业率和经济增长中的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快速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是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