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铃薯生产中,肥水的运用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农户为追求产量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大对水肥的投入,而且绝大部分采用大水垄灌技术,肥料作基肥一次沟施在马铃薯种薯附近,“大水大肥”的粗放式生产造成水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对马铃薯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本研究立足生产实际,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需肥特性,首先,在肥料施用和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以传统漫灌为对照分别在马铃薯生长的不同生育时期研究不同补灌水量对马铃薯生物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筛选并确定春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灌溉的最佳土壤相对含水量及最佳相对含水量下的灌溉定额;其次,在浇水灌溉与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不同比例追肥,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肥料的用量对马铃薯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商品性、干物质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春马铃薯关键生育时期土壤适宜含水量及马铃薯整个生育期补灌水量。即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马铃薯土壤相对含水量播后苗前50%、苗期50%、团棵期60%、开花期-膨大后期补灌至70%,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全生育期用水量为1269 m~3/hm~2,对比当地农户传统漫灌节水率32.7%,亩节约用水成本10元,每亩节约人工费用40元。2.确定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春马铃薯肥料折纯后用量为529.5 kg/hm~2,比当地农户常规施肥亩减肥21.6%,亩节约肥料成本180元。即播种前基施1200kg/hm~2有机肥与900kg/hm~2复合肥,苗期追施尿素60kg/hm~2,团棵期追施硫酸钾75kg/hm~2,结薯盛期追施硫酸钾75kg/hm~2,和结薯中后期追施尿素15kg/hm~2;该施肥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大薯率、薯块干物质积累最高,是最佳的肥料配比施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