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理论的古代文献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与意义“经筋”是构成经脉系统的重要部分,属于古代中医理论的运动系统的重要概念之一。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筋”,并同散落于《黄帝内经》(下称《内经》)各篇,内容十分丰富。后世医家于此基础上发挥良好,但对经筋的认识多融入现代医学的思维,对经筋的认识缺乏传统思维,与系统整理,故本研究以《内经》中“经筋”为主体,结合古代诸家的论述,分析诠释经筋基本概念及与筋的概念关系等,同时对经筋分类、分布特点、生理形态与病理病症进行梳理。揭示《内经》治疗经筋病各种方法,以及古代医家治疗经筋病演变与治疗禁忌。以期丰富经筋理论于经脉系统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为之后经筋研究,扩展临床诊疗思路等,提供理论支持,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从文献学、诠释学、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入手,以《灵枢·经筋》原文为研究切入点,参考《内经》注家对相关条文的诠释,整理历代重点医籍与经筋相关内容部分,将中医经筋相关内容划分为“概念与分类”、“特点与形态”、“病症与病理”、“治法治则与禁忌”等。论述经筋与筋的关系、筋的术语概念、经筋分类与分布特点、形态功能与病症病理改变,进而探讨《内经》对经筋的治疗,采用断代史的划分方法,将古代历史划分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等四个时期,简单介绍古代医家治疗经筋的演变,论述古代治疗筋痹医案、与经筋病之治疗禁忌等。依托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资料库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与经筋相关资料。研究成果(一)“经筋”一词最早见于《灵枢·经筋》中,但与春秋时代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比较其陈述的特点,已体现经筋的原先样式的萌芽。经筋主要联缀百骸,各有定位;经脉主要是气血,前者主要是一联系周身百骸的系统,后者主要是气血运行的系统。经筋主要以筋的形态,隨经脉循行分布,输布周身,具备筋的共性。根据《灵枢·经筋》所载经筋有阴阳之筋,但《灵枢·卫气失常》有曰:“筋部无阴无阳”,故从某种意义上说,经筋与筋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二)根据经筋分布与结构分类,发现经筋有刚柔、阴阳、主支与内外之分。另外,分析经筋分布特点,发现有的经筋与经脉循行起点有别,且阳经之筋比阴经之筋分支多,循行主要呈向上及向心性分布、循于体表与体腔,无属络脏腑、有“聚”、“结”、“交”、“合”等特点、输布于周身头面,与体腔脑窍有关。(三)在《内经》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梳理与筋相应经脉、脏腑的关系以及其生理等,提出经筋形体需经脉所润、所调、所养。另外,与脏腑关系主要由肝所生、所养,肝主筋,与筋之关系极为密切;经筋由脾胃所长,由肾骨所张。其中阳气者,经筋之养、经筋之力、经筋之顾护,经筋形态所主,体现经筋与阳气紧密关系。筋者由肝所主,肝亦主血,血者筋之濡养,血和则经筋劲强。(四)经筋横纵交叉分布,联络百骸,故其主司运动,在内束骨在外绷皮;深者固定脏腑,浅者缚肉,故在内者反映脏腑之病,外者反映筋伤。经筋病者,随十二经筋所过而发生急、纵、转、痿、缓、屈伸不利、疼痛等,根据杨上善所言经筋病属于筋痹范畴。经筋反映脏腑之病症,如息贲、伏梁主要因循于胸腹之筋而致,行于脊之筋则癎、瘛、痉也,按其症状经筋病因不外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饮食劳逸以及外伤所致。历代医家对经筋病的认识,早在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以“痉”称为筋病,直至《内经》成书首次提出经筋病与筋痹一词,东汉时期张仲景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认为病于筋者,痉也。之后《中藏经》、《诸病源候论》、《针灸甲乙经》等禀承《内经》筋痹之称。唐代《圣济总录》认为筋痹又感外邪,舍于肝者,肝痹也。至明清时期,医家发展与研究筋痹,进而对筋痹的认识产生较多新的论述与名称,如《医宗必读》认为筋痹为风痹,症状表现“走注不定”和“流窜似火”故称筋痹为“走注”或“流火”、《证治汇补》与《张氏医通》认为筋痹为风痹和行痹、张介宾则于《景岳全书》严谨秉承《内经》筋痹之称。最后清朝《病因脉治》,直接说明肝痹为筋痹,然从原文可见已将筋痹与肝痹混为一谈,故至今,皆以明代张介宾拟定的筋痹持续流传。(五)《内经》对经筋病之治以外治法为主,不外乎单针与多针各种针刺方法,以及外敷熨法、艾灸、熏法、按摩等。主要以通畅其阳气,复经筋之濡养,以复其形、充其力。随后,秦汉时期,张仲景于《伤寒论》认为外邪侵袭于表,而发汗不停,津液亏虚,不得濡养于筋,以致筋急,应调和营卫,补阳以固表解肌,复阳敛液于养筋,故提倡调和营卫,温阳以治筋痹。随后,于《金匮要略》提出温经助阳,祛邪生津之法,并列出几首方子。晋唐时期,《中藏经》认为筋痹由肝气虚,外邪侵袭,流入筋所致,故治疗筋痹宜活血以补肝,温气以养肾。古代首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记载阳陵泉、中渎、解溪等穴位治疗痹证穴位,另外亦提出“治其过”的取穴原则。《诸病源候论》秉承《内经》对筋痹的论述,故治法于《内经》治法基础上提出补养宣导,提倡锻炼以祛邪,达到治疗。《备急千金要方》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法,列出七首方,并首次提出“阿是穴”,对治疗痹证影响深远。宋金元时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撰写大量方剂,主要有续筋接骨、外邪内淫之方,发展内服治疗筋痹之法。《圣济总录》继承《内经》对外邪合而为痹的概念,并于此基础上认为筋痹已致,复感内邪则发为肝痹,故提出筋痹为先,预防肝痹之法。李仲南著《永类铃方》和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提出内外并治之法,另外,还提出筋性损伤应按初、中、晚三期分配不同治疗原则,如初期活血化瘀,中期养血舒筋,晚期培元固肾。明清时期,对经筋病治疗原则的发展多承前期医家的思路,故多以提出各新方子为多,《临证指南医案》认为应将引经药与外治结合以治筋痹,以达更好的疗效。《医门法律》则认为筋痹者,主舒筋也,《医宗金鉴》认为治筋痹应辨痹证之虚实以用方,并提出平肝治筋痹,两本著作皆提倡应用羚羊角以平肝舒筋。《景岳全书》认为筋痹是以气行则血行达舒筋,故在治疗筋痹方面提出峻补真阴,宣通脉络之法。最后,清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提出外治拔罐法,使风寒尽出以治筋痹。随后,论述古代治疗筋痹相关医案,以及治疗禁忌等,古代医家多于《内经》论述经筋病致病因素的基础上发挥,提出各种医治方式,对经筋病治法发展影响深厚。结论(一)《灵枢·经筋》是经筋理论的蓝本,关于经筋的论述等见于《内经》多处。(二)《内经》已记载经筋多方面论述,从经筋之养、经筋之力、经筋之张等,至形体与经脉脏腑气血之关系以及具体说明经筋之功用等内容,亦散落于该著作。(三)《内经》对经筋之病的阐述仅停留于症状并给予各经筋痹证命名,直至《黄帝内经太素》仔细阐述其概念,将经筋病列入筋痹范畴。经筋病不仅有痹病类症状,亦有脏腑相关症状、或随其所过部位发癫痫之症。(四)《内经》对经筋病之治疗较少提及具体穴位或内服药等,但所提出的外治方法丰富,充分载入多种针刺方法,治疗原则与特点明细。(五)古代医家多以《内经》基础理论为蓝本,在其著作治疗经筋痹方法基础上,多处发展内服药与方药,随后亦提出拔罐类外治法,逐步完善与扩展筋病的医治方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成为了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下,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出了一系列诸如风貌雷同、资源透支的开发弊病,对我国的乡村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逆的巨大损失。在此基础上,研究以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看待乡村旅游开发,通过对乡村景观资源进行特色优选的方法梳理乡村特色发展路径,针对客源市场共享、区位分布密集、景观资源
随着现代社会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索求和影响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给自然界及人类自身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各种检测环境污染物质和生物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由恶意代码(也称恶意软件)导致的计算机安全事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这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迫于日渐加剧的“生存压力”,黑客必须不断改造恶意代码以躲避杀毒软件的检测。恶意代码检测领域出现了很多技术,特征码检测技术凭借其效率高、误报率低的优点,被大多数杀毒软件所采用。黑客在对恶意代码进行免杀改造时,首先要对特征码的位
行人疏散建模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评价,并在疏散方案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铁车站由于行人规模大,运营环境复杂,对安全疏散效果的评估具备较高的精细化要求。一方面,常见的对行人的同质性假设和简化限制了对行人决策过程的有效表达;另一方面,地铁车站场景下危险源位置分布、工作人员疏散引导作用等因素对疏散效果的作用也有待精准分析。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应急疏散场景下,将危险发生位置与影响范
新时期的教育题材小说数量繁多,议题新颖。本文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开端,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为结尾,探索教育题材小说在“断续”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独有的面貌。与前一历史时期强调阶级斗争、“红”与“专”失衡的教育题材小说不同,《班主任》聚焦于“问题学生”与其产生缘由,将“学生”放置于被教育位置,以“先声夺人”的态势与现代的知识形态打开时代焦虑窗口,拉开了新时期教育题材小说的序幕。它的出现很快上升为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学习者接收知识的渠道逐渐增多,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教育教学模式亟需变革和创新。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使线上教学成为各级教学机构的必然选择。由于全国范围内使用在线教学尚属首次,直播网络不稳定、师生信息技术不娴熟等问题是全体师生必然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导致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和教学目标完成度不高。在“互联网+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物业服务企业的业务范围已经从物业本体服务、常规性服务逐渐向委托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拓展,呈现出个性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趋势,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员工总体素养与业主期待和行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员工培训工作不规范不系统不科学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其中既有员工基础薄弱、人员流动性大、劳动附加值低等客观因素,也有思维理念滞后
隐写算法主要注重的是感知度、安全性、嵌入容量三个指标,高嵌入容量、低感知失真和高安全的隐写算法设计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这些难点也使隐写算法从最初的最低有效位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崛起,“刷单炒信”行为逐渐开始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隐蔽化,已不再是单纯的偶发行为。它宛若市场经济中的一颗“毒瘤”,愈演愈烈,屡禁难绝。从目前的规制现状来看,行政法、民法以及行业自治规则等手段已不足以将这颗“毒瘤”连根拔起。由于我国的现行刑法尚未对该行为作明确规定,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刷单炒信”行为的定性存在很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将“刷单炒信”行为入罪是通过个案将刑法暂
变道决策是驾驶员产生变道意图后,选择目标车道,然后基于自身车辆的位置和速度评估自身车辆与目标车道上前后车辆的间距,由此决定合适的变道时间点的认知过程。以往研究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