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合并肝癌切除术对病毒抑制的协同作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pplesh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的34万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54%患者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1]。我国为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国家,在我国肝癌患者中80%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使乙肝疫苗已经问世,但慢性乙肝患者仍占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10-20%[2]。一旦被HBV感染,终身无法治愈且面临着诱发肝癌的风险。在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肝癌切除术、肝移植术、介入手术(包括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栓塞、氩氦刀、等)、生物治疗、化学治疗、放疗、中医中药治疗[3]。目前治疗手段中以肝移植治疗效果最好、复发率低,但手术风险较大、费用昂贵,最重要的是随着我国供体的规范化而面临供体短缺的局面。介入治疗虽然创伤小,手术难度较低,但是根治性较差。而单纯放疗、化疗及中医中药治疗对肝癌的生存率均无明显改善[4]。由此,肝癌切除术成为了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虽然癌旁组织的病毒定量明显高于正常肝脏。但是,将肿瘤及癌旁组织切除后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毒定量升高。根据Xia等在2015年发表在肝病与消化道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杂志的论文显示[5]。抗病毒治疗在6682例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中在一年内可以提高患者12%的生存率,三年内提高37%[6]。可见病毒的激活会严重影响肝脏功能、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甚至影响到患者预后。不仅表现在增加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等的并发症发病率,而且在远期还会增加肿瘤的复发率[7]。但是其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外科手术所引发的免疫调节机制有关[8]。然而,在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方面,虽然国际上大部分专家建议使用核苷类似物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仍有引起病毒耐药性增加、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等风险[9]。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的抗病毒治疗与肝切除是否存在病毒的复制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裂腹鱼类是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一群特殊的鱼类,目前对裂腹鱼类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等4个方面总结了遗传标记在裂腹
灵芝(Ganoderma lucidum(Fr.)Karasf)子实体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文献报道,灵芝中的总三萜和多糖类组分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有效组分,本文在此基础上对灵芝总三萜和多糖类组分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柠檬精油进行浓缩精制,分别考察了蒸馏温度、刮膜转速和蒸馏压力对浓缩精油中柠檬醛浓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柠檬
由隐伏的铀矿体和其它放射性矿体释放的放射性气体衰变产物通过地层向上迁移而进入大气。在地表设置一系列直径为5—20英尺的低的圆顶形塑料气体捕集器,可以捕集此种放射性气
近年来人们对珠宝首饰市场感到有点“冷”。这是什么原因?其因之一是消费者的消费方向转换,但这不完全是主因,个人认为真正的核心是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亮不亮”?
特种车辆闯红灯通行,交叉路口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环保、人性化的特种车辆交叉路口通行系统十分必要。在对特种车辆通行特点与交通信号控制
第一章 端粒酶活性在结直肠癌中预后作用的meta分析目的:评价端粒酶(telomerase)或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活性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制定纳入和排除
宣武区自本世纪初提出并实施“创建学习型宣武”的发展战略,2002年秋季成立宣武社区学院,至2005年辖区八个街道相继成立了社区学院分院,2005年12月市教委认定我区为创建学习
目的:探讨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用于我国浙东沿海地区妇女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以35-69岁未患乳腺癌的妇女为研究对象,研究共纳入42908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取数据,
目的肝细胞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各类肿瘤疾病的前列,由于发病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DNA甲基化作为主要的表观调控机制,近年来在受到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