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内喂养的临床研究、亲手儿食管高分辨测压的临床初探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ch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内喂养的临床研究   背景:随着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VLBWI)存活率的提高,VLBWI的胃肠道内喂养成为影响其住院时间、近期及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的:分析影响VLBWI胃肠道内喂养的各种因素,探讨如何客观地评价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安全而有效地进行VLBWI胃肠道内喂养的临床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响VLBWI胃肠道内喂养的各种因素与达到足量胃肠道内喂养时间的关系,根据各相关因素与达到足量喂养时间的相关性程度赋予不同的分值,制定相应的评分体系。对比应用该评分体系前后的VLBWI胃肠道内喂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结果:首先对147例VLBWI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胎龄(31.0±2.0)周,出生体重(1246±185)g,达到足量喂养时间为(24.4±10.5)天。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体重、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间、脐插管、氨茶碱、光疗、败血症、开奶时间、第7日龄奶量与达到足量喂养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败血症、光疗、开奶时间、第7日龄奶量与达到足量喂养时间显著相关。根据各相关因素与达到足量喂养时间的相关性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分值,为147例VLBWI计算生后1天、3天及7天的评分,所计算出的总分值与达到足量喂养时间均显著相关,说明评分体系与VLBWI的胃肠道内喂养情况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用于指导VLBWI的胃肠道内喂养。然后将评分体系及喂养监测标准应用于临床,比较应用该评分体系前后VLBWI的胃肠道内喂养情况。应用评分体系前的VLBWI为A组,应用评分体系后的VLBWI为B组。A组48例,胎龄(30.0±2.1)周,出生体重(1173±170)克;B组48例,胎龄(30.3±1.7)周,出生体重(1133±238)克。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B组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16),B组脐静脉置管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00),其他各种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别。两组开奶日龄无显著差异,B组的开奶量、第3、7、14、21、28天奶量较A组显著增多(P=0.008,P=0.000,P=0.000,P=0.020,P=0.005,P=0.011)。B组达足量胃肠道内喂养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P=0.007)。两组可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别,B组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比例较A组显著减少(P=0.041)。两组应用氨基酸的总量无显著性差异,B组应用脂肪乳的总量显著低于A组(P=0.000)。B组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16),两组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B组较A组较快开始增长体重(P=0.028)、较快恢复出生体重(P=0.001)、第二周增长的体重较多(P=0.020)。   结论:VLBWI胃肠道内喂养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但受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制约,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也同时受多种胃肠道外因素的影响。通过客观地评价各种影响因素制定的评分体系与VLBWI胃肠道内喂养显著相关。应用评分体系制定的VLBWI喂养方案可以在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的前提下,显著加快VLBWI的喂养进程,尽早达到足量喂养,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那是一个迷人的地方。  竹林是凉爽的。我们一走进竹林,一阵清风就迎面吹来,柔柔的,轻轻的,比电风扇吹来的风舒爽多了。炎炎夏日,你不妨到竹林里享受这天然的“绿色空调”带来的清凉和惬意。  竹林是惹人喜爱的。当你觉得累时,走进竹林,阵阵清风就会在你的耳边、身旁缓缓吹过,抚摩着你,同你亲昵!而那挺拔的青青竹子还会温柔地摆着身子邀请你一起“跳舞”,这时候,你会感到无比的快意!  竹林又
期刊
背景: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生活质量的下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M列为最致残的四大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神经源性炎
我家养了一只乌龟叫小可,是跟了我五年的好朋友.它的脑袋是三角形的,滴溜溜的眼睛在脑袋的两侧,眼睛下方各有一条红色的斑纹.它有四只脚,每只脚有四个爪子.龟壳是椭圆形的,十
期刊
目的:探究三叉神经脊束尾核(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 TNC)小胶质细胞P2X4嘌呤能受体(P2X4 purinoceptor, P2X4R)及相关信号通路在炎性汤(Inflammatory soup, IS)反复硬脑膜
目的:了解能否通过磁共振灌注成像无创地评价脑白质疏松(Leukoariosis, LA)患者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客观地反映患者的临床状态,并用于LA疗效的判断。对象和方法:44例LA患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