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殊群体。晚清华侨之所以能够和愿意参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海外的创业生涯使他们具备了必要的资本、技术、生产经验和创新意识。许多侨居地政府(特别是殖民主义者)的歧视和压迫,晚清政府的积极招徕,客观上促成了他们回国投资的行为。而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望,又成了他们回国投资的重要精神动力。经济现代化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思想及行为三个层次。在非投资性经济活动中,晚清华侨提出了他们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主张,积极参加抵制美货运动和收回利权运动,积极响应晚清政府号召建立海外中华商会,也积极支持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的举办。所有这些非投资性经济活动,在制度、思想及行为层次上对晚清的经济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投资性经济活动中,晚清华侨在制造业、矿冶业、金融业、轮运业、农业、铁路交通业等行业领域均有程度不同的参与。他们不仅引进了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而且采用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力地推动了这些行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晚清华侨参与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表明,华侨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中一支特殊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弘扬了经济现代化起步阶段迫切需要的产业革命精神,而且为资本匮乏的经济现代化补充了宝贵的资本,更为侨乡地区的经济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正在为早日全面实现经济现代化而努力的今天,如何借鉴历史经验,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