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建民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器乐创作方面成绩显著的作曲家,谱写的大量作品在国家级、省级等重要专业比赛中获奖。《第三二胡狂想曲》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这部二胡作品的解析、归纳,总结出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理念,常用的创作手法及典型的创作特征,并深入挖掘现阶段二胡音乐创作的时代特征,解析创作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
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对曲作者和课题的研究现状、理论与实践意义、重点与难点及课题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基本介绍。第一章对《三狂》的整体构架进行梳理,着重论述了该曲音乐结构、调式调性布局及转调手法三方面内容,从宏观上把握乐曲的总体特征。第二章对该曲丰富的旋律形态和节奏节拍特点进行全面分析论述。包括旋律的取材、发展手法,节奏节拍的创新。第三章则从音乐的织体上对该曲多声部音乐的语言进行探讨,研究主奏乐曲与伴奏乐器声部间的组织关系、表情作用及其对音响色彩的影响。第四章研究了该曲在演奏技法上的不同之处,例如对演奏技法及新音色的开掘,演奏时对风格的把握等。第五章把对《第三二胡狂想曲》的研究横向延伸至王建民和他的“二胡狂想曲系列”,通过对王建民创作理念的解析,以及对二胡狂想曲创作手法、乐曲特点的比较,归纳、总结其共性特征。将有感于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种种(如他对当今二胡创作的贡献、影响等等)和对二胡狂想曲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的感想与思索进行全方位的阐述。结语部分在梳理、总结、反思课题工作的基础上,对二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提出笔者的观点。
王建民的作品具有积极的探索精神和鲜明的时代意义,为21世纪二胡艺术的发展预示了新的发展方向,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诚然,二胡的发展和进步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怎样发展,二胡艺术始终离不开传统的“根”,将二胡作品在根系传统的基础上,朝着新时代多元化的道路永不停息的发展下去,是每一位创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