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实验

来源 :广州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t23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近4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中产生了大量的存量建筑,这些存量空间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边缘化,进而成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聚居地,城中村便是这个背景下的一种另类产物,复杂、多元、自生长、非正规化是这个产物的代名词。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在城中村更新中,最开始的主导态度是大规模的推倒重置,标准化的城市规划使得城市样貌趋于同质和单一化,现在的城中村在自上而下的权利规划与自下而上的个性生产博弈中,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对的策略开始逐渐转向小规模的自下而上的微区介入,这种更新模式尊重个性的自我发展,关注日常生活,鼓励居民参与互动,是一种个性化的再生产,是针对地方的一种量体裁衣。第七届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UABB)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区别于往届最大的亮点是,这次双年展的展场就设定在“城中村现场”,它以“城市共生”为展览主题,将整个艺术展览植入到南头古城的日常生活中,尊重历史、尊重人性,以一种轻微、柔软的艺术展览方式介入南头古城,集合政府、建筑师、艺术家、企业家和村民的跨界合作,试图为南头古城寻找一种最适宜和得体的发展模式,以资源整合的力量激活展场,以一种包容的态度,让地方文化得以延续以及创新性的发展更新。深双采用艺术结合设计实践的实际行动,探寻城市共生的可能性,总的来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南头实验”,对未来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广州美术学院和台湾实践大学合力举办的“交织与介入”工作坊作为第七届深港双年展的其中一项,在南头古城进行了五个不同侧面的实验,相较整个深双而言,这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南头实验”。因此,本文以“南头实验”为题,针对这次独具特色的“南头”双年展,以及“交织与介入”工作坊两个不同规模、不同程度、不同面向的南头实验,解析这种轻巧的艺术介入对地方实际的影响和作用,试图探讨艺术结合设计实践在城中村更新中的可行性。最后以笔者的角度来进行一个小层面和具体的南头春景街实验作为毕业创作。全文通过这三个不同层面的南头实验来全面阐述艺术介入对于实现城市共生的可能性,为城市更新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其他文献
1建立儿科临床药理学组的缘由2008年8月,《儿科药学杂志》编辑部邀请我组稿专家论坛,我欣然接受并撰稿《我国儿科药理学亟待发展》。2008年9月18日中华儿科学会长沙会议期间,中
<正>近年来,天长市积极探索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不断打破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瓶颈",先后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天长、献智天长、服务天
工作记忆在复杂认知加工中的作用已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关于视-空间工作记忆及其子成分与现实场景下复杂认知加工的关系还较少探讨。采用篮球防守预判任务,通过2个试验对
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儿科门诊50%以上的患儿以咳嗽为主诉就诊,欧美对慢性咳嗽进行了二十余年的研究,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组制定了成人的“咳嗽诊治指南”,根据2006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