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运用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操作要点和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根据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实施腔内修复术治疗的复杂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1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复杂型肾下腹主动脉瘤在腔内修复术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和手术治疗结果。结果实施手术的15例患者里有2例近端瘤颈成角过大,而且其中1例合并右髂动脉狭窄。髂股动脉解剖条件复杂,其中髂动脉扭曲钙化狭窄和闭塞的患者14例。以上15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但其中一例患者术后第5天突然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率6.67%)。其中2例瘤颈成角过大的患者通过实施肱-股双导丝技术完成手术。髂动脉狭窄的7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瘤颈部成角过大,3例合并髂动脉严重扭曲,全部采用超滑导丝通过狭窄段,再利用肱-股双导丝技术治疗扭曲,再进行球囊扩张并置入支架。另外的髂动脉狭窄患者都采用球囊扩张进行手术。其中1例左髂动脉闭塞患者从对侧髂动脉进入导丝达到闭塞段完成手术。重度扭曲患者10例,其中8例采用超硬导丝把扭曲段纠正后置入支架。2例髂动脉大面积钙化,扭曲的患者,采取肱-股双导丝技术实施手术,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血管穿孔、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没有发生腔内治疗无效转开腹手术治疗的情况。手术后随访时间为3月后-三年期限,其中2例患者术后残留少量内漏,1例患者术两年后出现腰椎结核,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一例残留少量内漏患者在随访期间自然痊愈。术后迟发型内漏患者3例,其中1例Ⅰa型内漏和1例Ⅱ型内漏患者手术后半年内自愈。1例Ⅰa型内漏随访6个月后无明显缓解,对其实施了球囊扩张手术,放置裸支架后内漏现象消失,二次手术干预1例(二次手术率6.7%)。结论既往一般认为对于复杂型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患者不适宜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此类手术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经验的积累及支架血管和修复器材的不断完善,腔内隔绝术不仅能获得成功,且效果满意,在治疗解剖条件复杂的肾下AAA中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