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体外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自噬调控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试图阐明小鼠大脑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体外感染流感病毒或经相应条件上清处理后的自噬表现,并探究流感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细胞内复制过程中的自噬机制,进而对流感相关脑病的发生机制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实验方法:  1.以多个亚型的流感病毒株分别感染原代培养的小鼠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经维甲酸诱导分化的Neuro-2a细胞、SH-SY5Y细胞及A549细胞,以免疫荧光法或免疫印迹法检测病毒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2.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或神经元后,经超滤处理的条件上清处理新批次的星形胶质细胞,并检测其自噬表现;  3.以血凝实验或病毒空斑实验检测培养上清中的病毒产量;  4.实验过程中应用自噬抑制剂氯喹检测相应处理因素下的自噬流表现;  5.应用自噬相关药物(氯喹、雷帕霉素、氯化铵、3-甲基腺嘌呤等)处理相关细胞,检测药物处理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实验结果:  1.流感病毒H3N2/ST602感染的小鼠小胶质细胞较对照细胞形成更强的自噬流;  2.人流感病毒H1N1/ST169、H3N2/ST602或禽流感病毒H9N2/G1感染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较对照细胞均有更强的自噬流,同时G1感染的细胞自噬明显增强;  3.小鼠神经元感染流感病毒后,胞内LC3B蛋白点状聚集减弱;  4.流感病毒感染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条件上清能发挥一定程度的细胞自噬负性调控;  5.H3N2/ST364感染后已产生明显病变效应的神经元的条件上清,对星形胶质细胞有明显自噬激活作用;  6.流感病毒H1N1/WSN在原代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和成熟神经元内的复制均受限,而在尚未分化成熟的神经元内可有效复制;  7.人流感病毒H1N1/WSN、H3N2/ST364及禽流感病毒H9N2/G1、H9N2/G9可在维甲酸诱导分化的小鼠神经元细胞系Neuro-2a细胞及未经分化的人神经元细胞系SH-SY5Y细胞内复制;  8.流感病毒感染的Neuro-2a细胞及SH-SY5Y细胞的自噬激活与自噬流均减弱;  9.氯喹促进流感病毒H1N1/WSN、H1N1/PR8、H9N2/G1及H9N2/G9在SH-SY5Y细胞内的复制,该效应与自噬机制有关;  10.氯喹可促进甲型流感病毒H1N1/WSN在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内的复制,该效应与氯喹药物浓度、作用时间、感染复数及自噬机制有关;  11.氯喹加重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产生的病变效应,该效应与氯喹所增进的病毒复制有关。  结论:  1.小鼠大脑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体外感染流感病毒后,伴随灵敏的自噬反应;  2.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或神经元的条件上清,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自噬状态;  3.自噬机制参与流感病毒在神经元细胞系Neuro-2a与SH-SY5Y细胞内复制的过程;  4.氯喹促进流感病毒在SH-SY5Y细胞与A549细胞内的复制,该效应与自噬机制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纳米中药0405通过扶植正常菌群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易患因素的作用,即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方法:选用Wistar大鼠72只,用高脂饲料喂饲20天造成高脂
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oronaryheart disease,CHD)在世界许多国家日益成为致残或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与CHD相关的致残
背景与目的:  环氧化酶(COX)催化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生前列腺素类物质(PGs)。 PGs在哺乳动物体内作用极为广泛,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对机体的生理过程发挥
目的:分析外周型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情况,探讨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外周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1建立矽肺大鼠模型及体外染尘细胞模型,证实二氧化硅(SiO2)粉尘可以诱导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激活。2探讨能否通过抑制SiO2诱导的内质网应激降低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自噬水平。3探讨骨髓间充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one Marrow Stem Cell Conditioning Medium,BMSCs-CM)是否能够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