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且变化大,干旱发生频率极高。宁夏是一个以农为主的省区,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严重。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给宁夏农业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以干旱为主要气候特征的宁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非常敏感,干旱已成为制约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干旱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及粮食生产的丰歉息息相关,研究农业干旱风险对指导宁夏政府布设防灾工程、科学指挥抗旱救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灾害学理论,旱灾系统一般包含致灾因子、承灾体以及孕灾环境三个子系统。本文利用宁夏1979-2008年气象资料、地理信息、农业数据、灾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宁夏当地气象干旱发生规律,并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别评价了宁夏农业干旱的危害性、农业干旱的脆弱性和农业干旱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降水、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类型、地形以及土壤类型等多个因素对宁夏四季和全年的农业干旱风险进行评价及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气象干旱发生的平均频率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引黄灌区。干旱强度平均值冬季>夏季>秋季>春季,春、冬季节干旱强度呈现略微上升趋势,而夏、秋季节干旱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且秋季下降较为明显。(2)宁夏年尺度农业干旱危害度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西北-东南分异,从西北向东南,危害度不断降低。四个季节的干旱危害度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规律。(3)宁夏干旱脆弱性分布呈现南北分异规律,其中低脆弱性地区主要包括宁夏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中等脆弱性区域主要涉及盐池大部分地区以及中卫、中宁、固原部分区域。中部干旱带的同心、海原,以及南部山区的广大地区处于高脆弱性地区。(4)农业干旱敏感性考虑了坡度、坡向以及土壤持水能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体呈现出北部各敏感性等级分布较为集中,南部地区破碎度较高的特点,但敏感性等级高低并无显著差异。(5)宁夏地区农业干旱风险呈现明显南北差异,低干旱风险地区主要位于经济发达、灌溉条件良好、地势平坦的青铜峡灌区,其次是卫宁灌区,而高风险地区则涵盖了以早作地为主的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丘陵区及降水量较多、但经济落后的南部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