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性技术的产业技术路径控制能力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产业所具有的竞争力与其对于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密切相关,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扩散转移的效果对于产业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选择与实施已成为许多国家新技术政策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韩国等国家选择并制定了本国的关键共性技术计划。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也多次提到重视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于共性技术是高度重视的。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共性技术以及技术路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提出了技术路径控制能力的概念,分析了共性技术政策对于产业技术路径控制能力的影响,进而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扩散以及转移的建议,希望以此来增强我国各产业对于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最终提高我国各产业在世界上的整体竞争力。
其他文献
企业中层职能主管的绩效考评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绩效考评的薄弱点和难点。目前国内针对企业职能主管绩效考评的研究和实践都十分不足。虽然国外对管理者绩效维度和考核方法的研究颇有进展,在管理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适合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层职能主管特点的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仍旧是一个难点和重点,亟待研究推进。本文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借鉴成功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
学位
鸡西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历史和体制因素,鸡西市形成了过于依赖煤炭产业,经济结构单一的不良局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随着煤炭市场的不景气,鸡西市的经济和社
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比关系.但是由于区域气候和电力环境的差异,在整个电力营销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就现阶段的电力营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