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磷转运蛋白基因GmPT5和GmPT7的功能分析及其翻译后调控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作物之一,能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进行生物固氮,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常年高温多雨,大部分土壤氮/磷有效性较低,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接种根瘤菌来提高豆科作物产量已有100多年历史,并且在大豆生产中也存在“以磷增氮”的效应,然而其相应的生理分子机制还未清楚。根瘤自身生长及生物固氮均需要大量的养分(特别是磷),而目前关于根瘤获取磷等养分的报道还非常有限。本研究以大豆为植物材料,通过生理、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结合田间试验,对控制大豆根瘤获取磷的重要基因GmPT7和GmPT5的功能及其翻译后的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mPT7参与根瘤对磷的直接吸收以及磷向类菌体的转运。GmPT7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GmPT7在根瘤里表达较强,低磷增强其表达。酵母异源互补系统、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mPT7是定位于细胞膜的双亲和磷转运蛋白。组织定位结果显示:GmPT7主要定位于根瘤皮层和侵染细胞。33P同位素根瘤离体吸收试验表明:过量表达或干涉该基因相应地增加或减少33P在根瘤及类菌体中的累积。GmPT7不同转基因复合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试验发现,过量、干涉该基因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大豆结瘤、植株氮/磷含量和生物量。(2)GmPT5和GmPT7协同调控大豆根瘤对磷的获取。在双干涉GmPT5和GmPT7转基因复合植株的表型分析试验发现,双干涉GmPT5和GmPT7减少大豆结瘤和减少根瘤侵染细胞中的类菌体含量,进而降低大豆植株氮、磷含量和生物量,说明GmPT5和GmPT7在大豆根瘤获取磷的途径中起关键作用。(3)GmPT5或GmPT7通过影响根瘤的磷来源,影响大豆结瘤固氮,最终影响产量。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接种根瘤菌,过量或干涉GmPT5或GmPT7的表达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大豆的有效荚数,籽粒数和产量;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均表明过量、干涉GmPT5或GmPT7确实能显著影响大豆的产量。(4)GmPT5存在除通过根瘤磷运转以外的,其他的增产功能。GmPT5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GmPT5在花里表达较强,低磷增强其表达。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GmPT5定位于根瘤、叶柄和花萼。原位免疫杂交结果显示,GmPT5定位于花萼的细胞膜。在不接种根瘤菌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过量或干涉GmPT5的表达推迟或促进大豆开花,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大豆的苗期生物量、开花数目、有效荚数,籽粒数和产量。说明GmPT5可能通过影响大豆花中的磷平衡,来影响大豆的开花时间、开花数目和有效荚数,进而影响产量。(5)GmPT7也存在独立于根瘤磷运转的增产功能。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GmPT7在叶、花、根和根瘤中均有表达。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GmPT7定位于叶、根瘤、花、嫩荚、荚皮和种皮。原位免疫杂交结果显示,GmPT7定位于根系维管组织和花器官的细胞膜。在不接种根瘤菌条件下,干涉GmPT7的表达使大豆早花,过量或干涉GmPT7的表达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大豆的有效荚数、籽粒数和产量。说明GmPT7可能通过影响大豆的磷平衡来影响产量。(6)大豆磷转运蛋白的装载蛋白PHF家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大豆PHF蛋白家族有2个成员,GmPHF1和GmPHF2。GmPHF1和GmPHF2均具有PHF1蛋白保守的WD40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聚类在一个亚组。时空表达模式发现,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相似,在叶部、茎、根尖、根部、根瘤和花中都有表达,在根部的表达略高于其他部位,低磷增强其表达。这两个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缺磷、缺钾、缺铁、冷害和热害等因素都能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两个基因的表达。(7)GmPHF1和GmPHF2的功能分析。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mPHF1和GmPHF2均定位于内质网(ER)。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作技术(Bi FC)试验表明GmPHF1/GmPHF2与Gm PT5/GmPT7在酵母系统及植物体内均存在互作。过量、干涉GmPHF2的转基因大豆表型分析发现:过表达GmPHF2在高、低磷处理下均对大豆的根瘤数目、根瘤鲜重、植株全氮、全磷含量、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干涉GmPHF2的表达在高磷处理下显著降低植株全磷含量和产量。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转基因大豆材料对磷转运蛋白基因GmPT5、GmPT7,磷转运蛋白的装载蛋白基因GmPHF2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表明,GmPT5和GmPT7控制了大豆根瘤磷的主要来源,对根瘤发生发育起十分关键的作用。GmPT5、GmPT7、GmPHF2的表达均对大豆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大豆根瘤磷获取的生理分子机制,不仅为实现大豆氮/磷协同高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候选基因资源,而且还创制了一批氮/磷协同高效的大豆新材料。
其他文献
为了确保电力供需平衡,改善部分区域缺电的局势,有必要对地区用电量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并建立有效的电力需求预测机制.鉴于此,对影响地区用电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
圆形钢筋混凝土(RC)柱作为典型的桥墩墩柱形式之一,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在桥梁结构全寿命基准期内,这些墩柱除了承受上部结构的恒活载外,还可能遭受各种侧向冲击荷
采用自行设计的悬浮液热分散复合法,用硬脂酸(Sad)作为致孔剂,通过复合-沉析-浸溶-漂洗-干燥的工艺制备大孔聚磷酸钙/壳聚糖(CPP/CS)复合材料棒材。将复合悬液滴入凝固液中,经浸泡-漂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体材料,以碳纤维为功能组分,采用压力成型法制备了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用SEM和孔结构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其机敏
ZA27合金可以锻造和挤压成形,但挤压成形态塑性偏低,通过热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挤压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为了研究新型环境声学功能材料,在压电导电原理的基础上,制备了以不同含量炭黑为导电相,以聚氯乙烯为基体材料,以锆钛酸铅为压电相的压电导电吸声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体系的
将粘土经还原剂及酸处理,再与天然胶乳共沉制备粘土胶复合材料, 用带原位样品池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态研究粘土胶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热降解气相产物.在低分解温度下,
多机器人编队控制技术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已在国防、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编队控制是对多机器人协同完
采用流延制膜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2O3/3Y-TZP层状复合材料.用SEM观察显微组织,并采用高温深拉实验对该材料进行了超塑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550℃热压烧结制备的材料晶粒细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方法对2009年—2012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83位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