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及对多粘菌素B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06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06年至2010年浙江省六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及其他药物的耐药情况。检测常见的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体外诱导多粘菌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初步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1.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2.PCR扩增常见的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3.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诱导,获得多粘菌素B耐药菌株。4.对临床分离株和诱导耐药株的二组分系统PmrAB和PhoPQ的编码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1.43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大于30.0%,但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为93.4%。2.检测169株细菌金属和内酰胺酶基因,其中IMP-4基因阳性1株,未检测到VIM基因。3.对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诱导试验,获得3株多粘菌素B耐药菌株。多粘菌素B对3株耐药菌株的MIC值从1,1和1μg/ml上升到128,128和64μg/ml,但对其他抗生素的MIC值均未发生改变。4.对临床分离株与诱导耐药株的二组分系统pmrAB和phoPQ基因扩增和测序表明,B919号临床分离株与诱导耐药株相比,pmrB基因有两个碱基突变,分别为G突变为A,T突变为C; phoQ基因有一个碱基突变,A突变为T,并且有一段152 bp的DNA片段缺失。结论:1.大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未发现多粘菌素B耐药菌株。2.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仅为0.59%(1/169),其基因型为IMP-4.3.体外试验可以诱导出对多粘菌素B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其耐药原因可能与pmrB以及phoQ基因的碱基突变和DNA片段缺失有关。
其他文献
"市场决定"新背景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面临着新重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一年来理论界主要基于经济制度层面、经济运行和调节机制层面、改革操作层面对此展开了热烈探讨。中
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既有利于增进其自身的福利,也有助于城市社区的治理及整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通过分析深圳市与厦门市问卷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社区能力建设能增
分析了起重机运行机械特性、调速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起重机的调速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四象限运行的矢量变频器设计的起重机提升机构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满足了起重机
城市贫困群体政策根据其功能和效果可分为保护性政策与支持性政策。近年来,中国城市贫困群体政策的发展总体呈现从"保护"到"支持"的转型特征,具体表现在价值取向、政策对象的
近十多年来,李登辉、陈水扁等人大搞“台独”,妄图把台湾从中国的领土上分裂出去。华侨华人团结起来,掀起了轰轰烈烈地反“独”促统运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世界各地纷纷成
协同创新是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以创新系统的价值实现为目标的新型网络创新模式,是当代技术创新范式的革命性转变。在"连接阶段→嵌入阶段→耦合阶段"的演进过程中,双
目的对穿心莲内酯进行化学结构修饰,研究化学结构与抗菌活性之间关系,以期得到新型的细菌群体感应体系(QS)抑制剂,为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总结结构与抗菌机
<正> 公元九六○年北宋政权建立后,面临的决择:是先统一江南,还是先打败辽国,攻取燕云.宋太祖认为"今之勍敌,止在契丹",与其先攻强敌,不如"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则国用
综述了湖北省油菜田杂草及种子库种类组成和特征、油菜田主要灾害性杂草的发生危害规律以及高效化学防除和生态防除技术。探讨了建立生态调控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农田杂草可持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活血法中药芪贞汤对人大肠癌高转移细胞株L-10细胞纤维粘连蛋白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该方对L-10细胞纤粘连蛋白黏附能力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