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需要物质和精神、文化、制度要素的支持。与军事、经济、自然资源等有形力量资源相比,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无形力量资源是一种软国力。新加坡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由于物质资源的贫乏,软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政府素质及管理艺术是新加坡现代化的神经中枢。从政治环境的创设、发展战略的制定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教育理念及教育制度是现代化的动力源。精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教育制度,塑造了新加坡现代化所需要的大量人才。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是现代化的黏合剂。新加坡通过文化和结构整合,基本消除了种族隔阂,为良好社会环境的创设和形成巨大合力创造了前提条件。法制理念及法制建设是现代化的护身符。实用、完备、严厉的法律制度和重国家利益及社会秩序的法制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上规范了人们的经济活动和政府行为。新闻媒体是现代化的减震器。独特的新闻自由观和对传媒严格控制的政策,维护了种族和谐,抵制了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减少了现代化过程中的震荡。外交原则及外交政策是现代化的加速器。现实主义的外交原则和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坚定的维护了经济现代化的国际环境,引进了现代化所需的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 威权主义政府和赶超型现代化决定了新加坡软国力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政治方面,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政治团体与公民参与政治过程的主动性不足。社会文化方面,人的主动性欠缺;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干涉人的平等权利;文化缺少活力,千篇一律,苍白无力。这些问题是新加坡现代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加坡现代化中的软国力建设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加快创新的步伐;切实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全面的人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执政党与政府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增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形成无坚不摧的巨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