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卫天霖(1898——1977)的艺术的经历出发,其中包括幼年启蒙教育,东渡日本学习的经历和对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结合各个阶段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来论述卫天霖具有“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独特风格面貌”油画风格的产生、特征、和结果。通过对现存作品的资料的分析,以及与他同时代留学海外的画家们的风格和艺术思想的比较研究,来解析卫天霖的“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独特风格面貌”油画风格的独特性、历史价值和现实的影响。并确定他在油画民族化方面探索的贡献和在中国早期油画发展史中应具有的地位。根据现有的材料分析,卫天霖的油画应初步形成于20年代在日本学习期间,发展、完善于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最后达到成熟升华是在卫天霖逝世前的最后十年。他具有写意性的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艺术风格(虽属于写实绘画体系)与建国后的“艺术主流”模式格格不入,但他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和他的艺术本身的魅力,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扬弃以及对民间美术的吸收,并把二者恰如其分的相结合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中国早期的油画家中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色彩的理解当时属“第一人”。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平及艺术经历介绍。以史带论,重在分析卫天霖的艺术风格的形成的因素和发展成熟的过程;第二部分,以比较的方式,重在突出卫天霖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艺术语言和在油画“民族化”方面的独特贡献,给卫天霖和他的油画艺术应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