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非现实广义条件复句研究——以“复句三域”为视角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书面语非现实广义条件复句。我们在对这类复句做全面描写的基础上,借助“复句三域”视角,把非现实广义条件复句分为内容语域、认知语域、言语行为语域,从各语域的判定和特征、其中蕴含的时间性和推论性以及句法表现上对该类复句做了详尽考察,并借助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了三域的关系。   首先,我们确立了研究对象。从偏正复句偏句所述事件的现实性上看,现代汉语中表条件、假设、让步关系的复句皆属于非现实复句。从广义条件观审视,这三种关系可纳入广义条件关系范畴,文章借助结构主义手段对其进行了描写。   接着,本文把“复句三域”的视角引入对现代汉语非现实广义条件复句的研究,我们分三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各域的具体情况。第一,给出了一套区别“三域”的手段,通过是否具有主观性区分内容语域的条件句与其他两个语域,通过是否具有语力区别了认知语域与言语行为语域。第二,考察了三个语域的时间性,给出了时间性所蕴含的两个要素,即偏句和正句所述事件发生时间和两事件的叙述时间,前者决定复句中条件和结论的判定,后者决定复句的语序。属于内容语域的非现实条件句在语序上比较严格地遵守复句的一般语序。而在认知语域和言语行为语域中,句子语序更加灵活。第三,文章考察了三个语域的推理性。非现实条件复句三域在推理性上呈现出从客观叙实、客观推理到主观推理的链条,其中,内容语域的条件复句主要是客观叙实、客观推理,其他两个语域是主观推理。内容语域、言语行为语域的推理性的句法承载者主要是能愿动词、语气副词;认知语域主要有能愿动词、推测副词、评注副词、程度副词和认知动词短语等。   最后,我们讨论了三个语域的关系,认为从内容语域到认知语域到言语行为语域,主观性不断增加,若以合乎逻辑的属于内容语域的非现实条件句中的条件关系作为典型的条件范畴成员,那么,含有主观性的认知语域和言语行为语域中的条件关系则是非典型成员。
其他文献
刘震云在当代文坛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摩罗曾评价刘震云是一位具有大胸怀、大义愤的作家。从《塔铺》到《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的文学艺术创作手法多样、意蕴深远、批判
残雪新世纪的小说创作呈现回归、延续与拓展的发展态势,它有对80年代作品风格的回归,也有对90年代创作思路的延续,更有受新世纪影响而进行的拓展,残雪的拓展有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
近几十年来,学者对《左传》文学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叙事手法和语言辞令上面,对于其中人物群体的研究比较分散,多集中在贵族群体的某一个阶层如士大夫、诸侯、天子等群体上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