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H中循环码的算法研究和ASIC实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h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Digital HDTV)作为第三代电视标准,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竞争的焦点,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于DVB-H((Digital VideoBroadcast—Handheld)标准中所涉及的循环码的编译码理论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用于TPS保护的BCH码和MPE-FEC帧中的RS码,并详细叙述了其在ASIC上的实现方法。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 概述了数字电视和三大标准的特点,并介绍ASIC和SoC设计的有关概念。 第二章 详细介绍了基于DVB-T的DVB-H标准中所增加的几个新技术,尤其是MPE-FEC帧结构形成方式,同时说明了DVB-T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整体实现框图及OFDM技术原理。 第三章 主要针对DVB-H无线移动信道及信道纠错编码中的循环码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电磁波在空中的传输特点、无线衰落信道的特征、无线信道的噪声和干扰,其中详细说明了循环码的原理,为接下来两章TPS BCH码和RS码模块的具体实现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第四章 首先对循环码的编码和三种常用时域译码方法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研究。接着针对BCH码在DVB-H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迭代的简化译码算法,同时给出了其ASIC设计方案。最后对译码器中所用的伽罗华域运算的单元模块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比较。 第五章 详细说明了DVB-H系统中RS码的硬件设计和具体ASIC实现,其中RS译码器采用了Modified Euclid-Chien-Forney算法,在设计时,使其具有很多的重复和递归(脉动式阵列),然后用Verilog语言完成硬件的流水线结构。同时研究了DVB-H中的RS码纠删原理,并给出了实现方案。接着讨论了多级编码的门限效应,RS译码的纠错性能、出错指示及漏警概率的计算。 本文提出了DVB-H中的BCH和RS码的编译码的具体算法,并给出了具体的ASIC实现;比较了伽罗华域上多种运算的硬件实现方案;探讨了DVB-H中的MPE-FEC帧结构和RS码纠错纠删的实现方案。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超宽带无线技术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网络最热门的物理层技术之一。针对超宽带的应用,FCC(Federal Commuication Commision)提出了对UWB(Ultra-wideband)信号的辐射掩蔽
学位
随着图像、视频等数字多媒体的广泛传播,人们很容易地接触到多媒体编辑软件,由于这类编辑软件具有简单、易操作等特性,数字多媒体很容易被大众进行非常逼真的篡改,同时不会留
十几年来,随着显示器件制造与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屏幕显示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具有体积小、亮度高、重量轻、结构平面化、显示位置精度高等特点,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网络以它无与伦比的优势正逐渐成为众多媒体中最耀眼的新星。人们利用互联网能方便地制作、拷贝、传播和浏览各种信息。在享受着这种便利的同时,我
超声无损检测是国内外使用最广和发展最快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其快速、准确和高效等优点使得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和国防工业等领域,成为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保证的重要方法。近年来,超声无损检测系统正朝着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小型和低功耗超声检测系统也逐渐成为现代检测业务发展的需求。本课题旨在设计一套小型低功耗的超声无损检测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并完成了一套基于Linux
随着国内外保密通信研究的不断开展,传统的加密技术已不能满足网络安全性的要求,找出加密系统上有效的加密方法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利用Lorenz混沌系
目前非线性科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在于对混沌现象的认识。研究混沌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利用。光学混沌是混沌领域里的一个分支,声光双稳系统由于其装置简单、容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分布式计算、嵌入式系统、MEMS等技术的综合体,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与传统网络大相径庭,因此产生了很多设计原则。无线传感器网络各层协议的标准目前还未制定,网络的应用要求、能耗要求、通信要求、互连要求等问题是协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论文围绕基于原电池放电特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展开。首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讨论,归纳出MAC协议设计的需求与准则,并对具有代表意义
作为工厂底层自动化系统,现场总线使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给自动化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然而,现场总线还存在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