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湖北省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到当前城乡间的巨大差距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乡矛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大三中全会更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以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而以引导城镇发展为核心的城市总体规划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乡村地区,逐步向城乡总体规划转型,以适应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同时县域作为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是当前及以后城乡总体规划的主要实践场所。因此,研究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产生的背景,探索城乡发展模式,总结当前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特征与不足,探讨其主要内容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湖北省六个已完成编制的城乡总体规划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城乡发展的相关理论,采用对比分析、实证归纳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①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产生背景;②县(市)域城乡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③当前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特点及问题;④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内容探讨;⑤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方向。  本文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以及―三规‖协调两个方面总结了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产生的背景,认为城乡总体规划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新平台;其次提出双向型城乡一体化模式,从城、镇、乡三个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未来发展的趋势,用以指导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再次以湖北省当前的城乡总体规划实践为基础,从规划对象与时限、规划思路、规划目标、规划方法、规划内容、规划实施与评介等六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城乡总体规划的新特征与不足;同时以上述规划实践以及城乡发展模式的理论为基础,从城乡空间一体化、产业布局、居民点体系、用地统筹、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综合防灾、空间管制以及规划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城乡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最后从规划理念及理论、规划内容、编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方向。
其他文献
论文的研究始于对目前各种生态建筑概念和设计的困惑。在寻找生态建筑源头的研究中首先对生态学及生态系统进行了学习和整理,接着研究了生态理论和建筑理论结合的历史过程,收集
学位
近年来,如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其2007年综合报告中对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中,城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主体,不仅对于减缓全球气候
在观演建筑中,如何利用耦合空间达到音质设计目的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建筑声学课题。在当代的音乐厅、多功能厅声学设计中,耦合空间逐渐成为可调音质设计的重要手段,工程建设中
学位
论文通过对城市开发中当代建筑改造与更新的发生背景、实施情况及发展前景等加以分析,本着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试图探索一条对当代建筑具有广泛适用性,且行之有效的改造与更新
学位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历史城市划定了大量的历史保护街区,与此同时也兴起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运动,许多城市都编制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然而,由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理念的偏差或规
整体式校舍是一种新型的校园建筑形式,其相应的外部空间是课堂教学空间的延续。对于整体式校舍外部空间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于整体式校舍外部空间的分类,总结出构成它
学位
城市竞争力,近年来已不仅仅是全球性热点问题,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已引起中国社会高度的关注,也在国内学界得到蓬勃发展。 本研究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引入一种新的方法——传
学位
本文开篇介绍了上海市的体育场馆在解放前期、解放后期的发展状况,90年代适逢八届全运会的挈机,竞技体育、全民健身设施、学校体育建筑得到很大的发展,其建设规模、数量、质量达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的市场化动力日趋增强。源于市场的自发力量屡屡突破传统的空间规划机制,总体规划的调控作用显得非常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建设部发出
学位
在数码技术的影响下,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在形态、结构、意象等层面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相互交织。本文通过对新的时代特征的分析,来研究城市空间的改变,进而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