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到当前城乡间的巨大差距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乡矛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大三中全会更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以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而以引导城镇发展为核心的城市总体规划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乡村地区,逐步向城乡总体规划转型,以适应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同时县域作为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是当前及以后城乡总体规划的主要实践场所。因此,研究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产生的背景,探索城乡发展模式,总结当前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特征与不足,探讨其主要内容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湖北省六个已完成编制的城乡总体规划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城乡发展的相关理论,采用对比分析、实证归纳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①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产生背景;②县(市)域城乡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③当前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特点及问题;④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的内容探讨;⑤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方向。 本文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以及―三规‖协调两个方面总结了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产生的背景,认为城乡总体规划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新平台;其次提出双向型城乡一体化模式,从城、镇、乡三个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未来发展的趋势,用以指导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再次以湖北省当前的城乡总体规划实践为基础,从规划对象与时限、规划思路、规划目标、规划方法、规划内容、规划实施与评介等六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城乡总体规划的新特征与不足;同时以上述规划实践以及城乡发展模式的理论为基础,从城乡空间一体化、产业布局、居民点体系、用地统筹、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综合防灾、空间管制以及规划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城乡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最后从规划理念及理论、规划内容、编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