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野下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 :西藏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di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繁衍的精神纽带,西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西藏人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地处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的“第三极”。西藏人民在雪域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如西藏的唐卡、藏式建筑、卡垫编织、藏式雕刻、藏式手工艺品等,给世人展现出其独有的风姿,在历史更迭中西藏文化不断得以发展与创新。西藏文化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条件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有限,因此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是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首选之路。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西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主要为西藏培养现代化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更应该重视对西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西藏文化纳入到教育教学及专业与课程设置中,尤其对一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其操作性与实践性决定了西藏高等职业教育是传承与创新西藏文化更高效的一种途径。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历经20多年的发展历程,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在西藏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西藏职业教育的龙头,不仅肩负着传承西藏优秀文化的责任,更肩负着创新西藏优秀文化的使命,从而为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技术技能型人才。本研究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研究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在西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通过文献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多学科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本研究首先阐述了西藏高等职业教育传承与创新西藏文化的重要意义及优势地位;其次,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现已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和即将开设的藏式建筑专业为案例,整体分析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西藏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现状、不足及成因;最后,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立足西藏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发展策略。
其他文献
智能化工厂的发展是当前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智能化的发展,取决于工厂数字化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我国工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智能制
《沙恭达罗》千古魁力解析王洪雁《沙恭达罗》是印度古典名剧,作者迦梨陀娑是印度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大约生活在公元4-5世纪。印度古典戏剧研究学者一般认为,迦梨陀娑有七部
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探讨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
从既有房屋结构可靠性定义、既有结构鉴定依据、方法,可靠性评定目的及内容,可靠性鉴定存在的缺陷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对既有建筑可靠性评定的研究有着非常广泛和深刻
化工企业由于其生产原料及生产产品设计的范围比较广,而且大部分都会涉及到易燃易爆或者有毒物质,另一方面由于其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往往会因为这些条件的影响而导致
流动对于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将在流动自信、职业规划、职业精神、受他人感染等内力积蓄和外力推动以及选择流动的机会成本三者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综合考量,
人们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时,较少的检索词难以反映用户真正的检索意图,因此对用户输入的检索词进行扩展尤为必要。对传统的查询扩展进行了改进,通过建立领域本体,借助本体
自党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高新技术俨然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结构转型升级、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然
戊戌变法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立完目标下广泛吸收西学新知,对报刊与政府、国民的关系进行深入审察,提出了“政本之本”的报刊角色设想,强调报刊代表“公益”以为公言,成为
魏晋南朝时期诗赋互相影响与作用,徐公持先生在《两汉魏晋诗赋关系之寻踪》一文中将其概括为"诗的赋化与赋的诗化"。魏晋南朝时期诗赋两大文体相对于前代诗赋关注伦理与实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