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星地区复杂断块精细油藏描述”课题是在2002~2003年开展的老区挖潜工作的基础上,对该断块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油藏描述研究工作,以充分挖掘老区潜力,有效地动用地下油气资源。本课题针对构造复杂、构造落实程度低的问题,从地层对比与三维地震解释两方面开展了工作,并利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构造模型。研究与部署的目的层兼顾东营组和沙一段,重点是浅层东营组的次生气藏。从浅层气的成因、控制因素、识别方法、分布特点、内在潜力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对红星地区的东营组浅层气开展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并专门针对浅层气进行了部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分析和研究了红星地区的沉积条件、岩石相类型、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及沉积相电性标志特征;按照砂岩组,对沙一段划分沉积相,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归纳红星地区沉积演化规律;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分布特征、物性特征、非均质性进行研究;利用Jason软件对该区块内Es1下、Es1中及东营组(Ed)三套目的层进行了反演,进一步搞清了该区储层横向及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在对红星地区油气分布特征、油气藏类型、流体性质、油藏开发特点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原油储量动用潜力分析,进行老井的调层挖潜,完成了新井部署,并对调整和部署结果进行了效果评价。红星地区的浅层气研究在辽河油田尚属首例,为今后类似油气藏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浅层气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区块生产能力快速提高,产油能力由描述前(2003年)全年产油1035t,提高到2004年产油11667t,相应地产气能力由描述前年产409×104m3,提高到2004年产4417×104m3。预计可增加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08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