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共识之上,由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来提供、旨在保障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目前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努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跟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不均等现象逐渐显露出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服务在区域、城乡、不同群体间的非均等化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之一。 自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也逐渐清晰。但总的来说,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全国性的研究多于地方性的研究,特别是以地市级为单位的定量研究少之又少。 地级市作为“较大的市”在地域上大小适中,便于规划管理,相较于小城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资源配置也比较齐全,发展潜力巨大,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地级市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内,区域城乡差异通常较小,统筹协调和整合使用区域资源的能力比较强。要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区域发展,彻底打破城乡二元束缚、统筹城乡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地市一级的作用不可小觑。只有以地级市为核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惠及全体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着重分析了株洲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得出了株洲市目前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够,均等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医疗卫生方面差距较大的结论。第四章根据前文的内容,找出了株洲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五章结合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功经验及启示,提出提高我国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地方财政能力;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创建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化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