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脓毒症是诱发脓毒性休克、MODS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花费高等特点。脓毒症患者容易发生肠功能障碍,而肠功能障碍反过来又可以加重脓毒症,诱发MODS,肠道在脓毒症的发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医学对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仍有一定局限性。祖国医学一向重视胃肠功能,对胃肠病研究颇有特色。目前关于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资料仍较缺乏,治疗手段相对也较单一。因此总结脓毒症中肠功能障碍发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对于中医中药干预预防、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回顾性调查既往脓毒症患者的病例特点,总结其各中医证候中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病情严重程度、临床预后,为中医干预预防、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提供证候学研究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记录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并根据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判断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对各中医证型肠中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所有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如APECHEⅡ评分,血乳酸等生化指标,生命体征改善情况,进展至MODS以至死亡的比例等,比较合并肠功能障碍者的预后。结果1.发生肠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较非肠功能障碍患者预后差,其MODS发生率、MODS评分、死亡率均增高,并且与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发生肠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的三类中医证型中(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仅占33.3%,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占有更大比例。而且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虚证的肠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差。结论肠功能障碍可能会加重脓毒症患者病情,所以应注意保护肠道功能。在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所有中医证型中,实证并非占据主要地位,因而中医临证时,在清热、通腑、祛邪的同时,也需兼顾“扶正”,避免伤及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