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民之家这一建筑类型是在当今打造服务型政府和政务服务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智慧城市运营、公共资源交易、规划展示、档案管理、市民教育、培训讲座、文化休闲、市民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建筑,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理清市民之家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试图通过研究总结出市民之家建筑的一般特征和集约化设计原则与策略,补充完善市民之家建筑类型的理论研究,探寻集约化的设计策略来解决其发展过程及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市民之家建筑在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用地面积和建筑空间内创造更大的服务价值。为以后的市民之家建筑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也能为建筑师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文章将市民之家建筑分为功能单元、外部空间、内部空间三个层面进行集约化设计策略的探讨。在功能单元层面,通过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市民之家项目进行归纳分析,首先明确功能单元构成及其组成元素,总结现有的功能单元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分布方式,根据各功能单元特性,提出功能单元相适和集约高效的组织原则和平面聚集式、竖向层叠式、立体综合式的功能单元集约化组织模式,逐步得出功能单元紧密联系、分区集约、单元元素集中聚合以及功能单元的补充延伸的集约化设计策略,为同类建筑的功能单元布局及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处理提供参考;外部空间层面,关注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和表现,首先归纳其外部空间设计受到地域文化传承、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界面三个关联要素制约,然后在规划层面探讨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缝合和选址分布,最后在街区层面得出其空间布局、功能交融及区域交通接驳共享的集约化设计策略;在内部空间层面,首先对内部空间要素进行解析,根据空间特性对主要功能单元空间进行集约组合,以及公共交往空间和交通空间要素的优化组织,然后根据内部空间特征得出可识别性、开放性、协调性、人性化的组织原则和大堂集中式、体块组合式、庭院围合式的组织模式,最后提出从功能服务划分的办公空间集约并置、服务空间集成设计、交往空间集中共享、交通空间分流设计四种集约化设计策略以及不同功能空间多义复合和竖向高效利用两种综合式的空间集约方式。